用手机、网站传谣言的4人被逮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8:05 南京晨报

  手机短信、网络的兴起,为人们交流思想信息提供了广阔而便捷的平台,但是极少数人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编造谎言发布虚假信息。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查处在互联网上编造谎言,发布虚假、侮辱他人等违法信息案件64起,依法对60名违法嫌疑人给予治安处罚或训诫教育。昨天,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向媒体通报典型案例。

  谣言

  艾滋病群体牙签传染艾滋病

  “近期内不要在饭馆内使用牙签。最近,一艾滋病群体在各地饭馆内用牙签掏牙出血后将牙签放回牙签盒内,恶意传染艾滋病!请小心!”这是一条早在5月中旬出现后即被外省公安机关查实为纯属捏造的信息。包括我省公安机关在内都及时进行了辟谣。

  警方发现,7月11日起,此短信又在我省开始流传,且发送量突增,各地都有群众反映收到此短信。一时间,引起不小恐慌。警方经过排查,在我省的始传者是一个号码为1361611××××的杜姓机主。杜常年在四川做生意。近日,公安机关在四川雅安将杜某抓获,同时还抓获了运用同一手机群发相同内容短信的曹某,两人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经审查,两人交待了7月初收此短信后,出于好奇,大量转发给亲朋好友,仅7月11日至14日就发送相同内容的短信200多条。在看守所里,两人是后悔不已。

  谣言

  “准清华大学生”被交警追赶致死

  7月31日晚7时,网民“老实和尚”在泰州《泰无聊》网站BBS论坛张贴题为《靖江一清华录取生被交警追赶致死》的帖子称,父子二人同乘一辆摩托车外出,途中遭遇交警检查。因为没有戴头盔,被交警拦下罚款。驾驶摩托车的父亲没有理睬,冲了过去。交警跟在后面追赶,导致摩托车太快失控,坐在后面的儿子被摔死。儿子已经被清华大学录取,真的很可惜。消息传回家,孩子母亲当场精神失常。

  此帖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共愤”。同时也引起省公安厅领导高度关注,要求靖江市公安局迅即查明情况。随着警方及时介入,这个谎言不攻自破。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化名“老实和尚”的网民鞠某,29岁,系某单位电工。31日晚,鞠某耳闻这子虚乌有的事后,不但不加核实,反而根据想像,编造出这一骇人听闻的“新闻”上网发布。民警一一走访调查靖江今年被清华大学录取的6名学生,没有发现有人出交通事故。

  8月3日,靖江市互联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事实真相。公安机关同时宣布对不诚实的“老实和尚”鞠某实施拘留。

  “由于我精神空虚、无聊,不加思考,觉得好玩才做出这样荒唐的事。到了拘留所,我才知道我错了。我是在造谣,造谣是违法的。”这是鞠某对民警的忏悔。

  谣言

  校园将发生枪击案

  死亡人数肯定超美国弗大

  4月18日,《西祠胡同》“江苏城市论坛”栏目中出现的一条帖子着实令人恐怖。题为《苏州××中校园里的枪击》的帖子称:“(枪击)很快就会发生,尽管不是中国最严重的枪击事件,死亡人数肯定会超过美国弗大”。发此帖的网民叫“哈慕雷特AAA”。

  省公安厅和苏州市公安局立即组织调查。几小时后,苏州警方在苏州市沧浪区一住宅区将发帖人徐某抓获。27岁的徐某,无业,曾任苏州××中学英语教师。徐某交代,因其在××中学任职时,与校领导有过节,认为校领导及教师排挤他,致其无法正常工作。为发泄不满,分别于4月12日和4月18日在同一网站同一栏目中发表了《苏州的中学生有严重暴力倾向》和《苏州××中校园里的枪击》两篇恶意丑化苏州××中学及虚构枪击事件的帖子,并承认两篇帖子的内容纯属虚构。

  谣言

  湖南路上有艾滋病人用针筒扎人

  “这种谣言会让不明真相的群众信以为真,对社会产生混乱。有时政府为了辟谣,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必须对谣言进行最严厉打击。”南京市公安局的一位民警告诉记者,两年前,一条“湖南路上有艾滋病人用针筒扎人”的谣言,就让政府花费了很大精力。

  据这位民警介绍,当时,南京许多市民的手机都接到了这条短信,人们后来又通过短信互相传播,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湖南路的形象,一贯到了晚上很热闹的湖南路,因为这条谣言短信,去的人少了不少。为了澄清谣言,政府首先通过手机短信,来告诉市民这条信息是子虚乌有。随后,又通过发布会专门澄清。“工作做了不少,但要想将影响全部挽回,那是不可能的。为了惩治发布这条信息的始作俑者,公安机关也对湖南路针筒事件进行了调查。但由于证据问题,最终发布谣言者还是逃脱了法律制裁。

  “我们最近一直很关注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也一直对发布虚假信息的人进行严厉打击。南京最近还没有发生有恶劣影响的虚假信息。”这位民警说,在一些因发布虚假信息被处罚的人中,有不少是法律知识淡薄,他们觉得自己只是转发别人的信息,不会负法律责任。其实,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警方重申

  依法严肃查处编造传播谣言者

  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夏存喜说,作为一种畸形舆论,谣言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当谣言借用手机短信、网络这些现代传播工具,比起口传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辨的恶意行为,不仅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夏存喜提醒手机用户和网民,在享受通信传播的快捷便利和网络言论相对自由的同时,要时刻牢记其公民责任。对于未经证实或者难以证实,同时有可能引起重大影响的信息,要多问个为什么。要独立思考,不要瞎起哄,不要见风就是雨。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谣言止于智者,谣言也止于责任。现代法治社会,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世界,负责任的公民都应有法制意识。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责任如影随形且实实在在。

  警方重申,不论是手机用户还是网民都要慎言慎行,其言行要对法律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个人负责。网络既是虚拟的更是现实的。对那些不负责任编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带来社会恐慌的,一经发现,将依法严肃查处。

  另据了解,江苏公安机关将于近期在省内主要网站论坛设立统一标识的“110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图标,在网上依法公开管理,接受网民违法犯罪举报报警,及时发现、坚决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链接

  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作者:沈宫轩 王业全/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