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闪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8:06 大众网-大众日报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爱心与责任的汇聚。在昌邑市,人们把强烈的责任意识融入爱,滋润人心。

  镜头一:8月14日下午4点,一名中年男子走进共青团昌邑市委办公室,要求救助贫困学生。在咨询了实施办法和帮助对象后,从包里拿出2万元钱,请团市委工作人员转交贫困学生。工作人员一再请他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他却婉言谢绝,背起包就走了。

  同期声:“我来是为了救助贫困学生,奉献自己的一点爱心,其他的都不重要。”

  画外音:随着人们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主动到昌邑团市委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人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既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有农村的普通百姓。自1993年实施希望工程以来,昌邑市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200多万元,救助贫困学生达5000多人。

  镜头二:8月12日上午9点,山东新昌集团的会议室里,圆梦大学行动助学金捐助仪式正在举行。来自昌邑市的30名贫困学子依次走上主席台,从董事长李绪民等集团领导的手中接过助学金。瞅着沉甸甸的2000元现金,因病致贫的学生家长姜在升喜极而泣,攥着公司领导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同期声:“企业越大,责任越重。从今往后,我们企业要尽可能地多救助弱势群体。”

  画外音:这一天,本是新昌集团19周年厂庆的日子,他们把厂庆典礼换成捐助仪式,并决定从今年起,每年资助学生30名,四年内达到120人。除了每人每年提供2000元助学金直至学生毕业外,还为每人每年提供2000元的勤工俭学岗位。把厂庆转变成救助仪式,看似简单,实是社会责任意识的升华。这种意识在昌邑企业界不断延伸、拓展。昌邑康达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宝宗十四年坚持扶贫助残,已为弱势群体捐助120余万元;昌邑顺达肉禽公司董事长刘竹承一次就向福利事业捐款10万元……

  镜头三:8月15日,投资80万元的昌邑市围子镇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先期入住的五保老人王兴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东瞅瞅,西望望。她穿过美丽的小花园,踏上健身器材活动了起来。过把瘾后,服务人员把她领到自己的房间。崭新的彩电、洁白的床单、整齐的用具,着实又让她开了一回眼界。娱乐室、澡堂等她都挨个转了个遍,高兴得合不扰嘴。

  同期声:“做梦也没想到,俺这把老骨头还能住上这么好的地方,多谢党,多谢政府。”

  画外音:昌邑市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建立完善一整套扶危济困的长效保障机制,城乡低保、特困救助、救灾救济、社会互助等体系建设日益完善,现已拨付救灾救济款680多万元,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学杂费1300万元。件件实事体现着爱心和责任,让群众真切感受到阳光普照的温暖。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