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区停车费将要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8:12 南京晨报

  《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南京未来交通适应的发展模式是“轨道和公交优先下的均衡发展”。白皮书指出,将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做好地铁、公交枢纽与自行车、小汽车等各类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南京市为此明确了公共交通优先、设施引领、科技先导、资金保障和小汽车交通引导的五大政策。

  路况

  交通拥堵5-10年内难以避免

  5-10年内交通拥堵的局面难以避免,在局部地区有加剧的趋势也难以避免,这也是一个国际趋势。南京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杨涛所长表示,这就需要首先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开通快速路、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等,同时通过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如通过停车费调整等价格杠杆来促使人们合理使用小汽车。相信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南京将迎来一个交通畅达的局面。

  城市建设参考周边公用交通能力

  杨涛所长表示,解决南京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根本手段还是确定公共交通的基础地位,需要从政策、法规、财政、规划和管理等方面来体现公交优先,城市的交通建设必须和城建密切结合起来,用公共交通的发展来引导城市的开发,大型商场、办公区等人流密集区应该是公共交通的走廊。他建议,在城市的具体规划中,区域的公交能力决定了土地的开发强度,比如新街口、山西路、夫子庙和河西地区,在开发的时候都需要考虑附近的公交运营能力。

  小汽车

  停车费商业密集区将涨价

  与会的南京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停车费的标准修改已经启动了方案的调研,此前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目前从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赞同对主城地区特别是商业密集地区提高停车收费。尤其是占道停车的收费标准要提高。将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停车向室内和二三类停车区域转移,有效地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据透露,该方案正在修改和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不久将会正式出台。

  拥堵费近期不会实行

  南京市建委副主任邹建平表示,道路拥堵局面是不可避免的,在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关键是要控制小汽车的使用率,缓解城市交通高峰,鼓励市民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体系。他进而表示,以后在老城中心区,将对小汽车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而在绕城公路以外区域实行有序引导的方针,不同的区域内实行不同的停车费价格标准。而在新市区则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基础配套和停车设施。如果将来城市道路拥堵到一定程度,确实有必要对部分道路、区域实行高峰道路的拥堵收费。

  但杨涛在会上表示,交通拥堵费只是引导人们合理使用小汽车的一个手段,其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公共交通的发展,具备一个具有可替代性的高质量的公共交通设施,他进而表示,在5年内南京的小汽车还不至于使得交通瘫痪,而地铁等公交设施还没有完全跟上,征收拥堵费暂时还不可行。

  上牌限制南京不会实行

  杨涛表示,对于小汽车的管理,参考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南京不会对市民拥有小汽车加以限制,目前境外也就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两个岛屿城市采取了这一举措,对于内陆型的城市,对小汽车实行上牌限制的效果十分有限。他同时坦言,对于今后小汽车的发展,南京将采取“胡萝卜+大棒”的措施,优先发展公交。将通过在交通枢纽地带建设一些廉价甚至免费的停车场,鼓励更多市民转乘公交或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城。鼓励市民在平峰时期使用小汽车。此外,其他城市阶梯形停车费标准、鼓励企事业单位对员工发放公交补贴等手段,也都值得南京学习借鉴。

  停车位每年新增1万到1.5万个

  在规划期内,南京主城“井字加外环”快速路和“经六纬九”干道网基本形成,都市发展区“三环十六连十二射”高、快速道路系统基本成型等;而同时南京老城区路面停车也将优化,新区的停车设施将合理配置;南京每年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万到1.5万个。

  公交

  政府补贴每年增1亿元助公交快跑

  为了实现公交快跑,从今年开始,南京加大公交的投资力度,在原有的公共交通方面1.4亿元投入不变的基础上,再增加1亿元作为公交优先的专项投入。这1亿元集中用于公交买车、公交场站建设等。从今年5月份开始,南京各家公交公司陆续上马100辆新公交车,今年内南京将总共更新和新增1000辆公交车。不过这并不等于公交优先政策,公交优先政策将对公交补贴和补偿,及公共交通价格机制作出详细的规定,南京公交优先政策仍“犹抱琵琶半遮面”。

  快速公交2条联系主城与新区

  规划建设两条以上联系主城与新市区的快速公交线路,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公用一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两条快速公交线路并不一定是最初规划的仙林新区到主城、江宁东山到主城两条快速公交线路,仙林新区到主城、江宁东山到主城这两条快速公交线暂不实施,很可能被轨道交通取代。

  公交专用道六车道以上必须设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还传出了“主城6车道以上的交通主干道增辟公交专用道”的消息,此前市政部门也表示,根据南京公交优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政府扶持公交优先的计划,三年内,南京的公交专用道公里数要占到主干道的20%。这意味着“南京目前仅有城东干道(大中桥到小营段)这一条真正意义双向公交专用道”的局面将大大改变。按照市政部门的设想,南京今年还将建成江东路、三牌楼大街、中新线等双向公交专用道,但至今仍没动静。

  公交枢纽站配建自行车停放地

  根据白皮书规划,将增加行人过街设施、指示指引标志;4车道以上的道路增设路中人行安全岛;在公交枢纽站、商业中心配建自行车公共停放设施等。另外,南京公交和出租车有望实现智能化,目前南京公交和出租车GPS智能调度系统已经部分开通,南京已经有近6000辆出租车装上了GPS,全市统一的叫车电话965188进入试运行阶段。

  地铁

  地铁站点枢纽建停车场方便换乘

  白皮书规划了多个综合枢纽站,南京站、南京南站将被建成集公路、铁路、城轨、公交等于一体的两大大型站场枢纽;禄口机场将成为航空、公路、公交一体化的站场枢纽;新街口、小行、安德门、迈皋桥、马群等地铁站点将成为综合换乘枢纽,目前小行、安德门、迈皋桥这三个换乘枢纽已见雏形,开始投入使用,公交和地铁在这些枢纽站基本上可以“零距离换乘”;化工园、丁家庄、龙潭等被规划建成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园区。而在一些枢纽性的地铁站点旁,将规划建设停车场,方便有车一族在此换乘公共交通进城。

  地铁骨架将成“十字放射”线

  轨道交通方面,地铁二号线一期、一号线南延及地铁二号线东延工程将在2010年前建成,地铁二号线西延及地铁三号线工程在此期间将启动建设。到2010年的时候,南京将形成近80公里一纵一横“十字放射”型的地铁骨架线。

  城市干道将推广“绿波带”

  最新发布的《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显示,道路交通要实现快速路基本成环成网,初步建成智能交通基础平台,实现部分干道绿波控制。这一点,记者昨天从该市交管部门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他们已经将城内50多条道路,设置成60多条绿波带,大大提高了通行能力,减少了停车率,这一措施,将继续在城市干道有效推广。中央路11处红绿灯串成南京最长“绿波带”从2001年开始,南京着手在市区各主干道实施信号灯“绿波带”控制。“‘绿波带’其实是信号灯多点控制技术的形象化说法,即让同一条道路多个路口的红绿灯协调起来,同时亮绿灯或同时亮红灯,这样,向同一方向行驶的车辆要么一起走,要么一起停,不会出现刚走几步又要等红灯的情况。”交管局行政科信号灯组的于焕凯工程师,去年就花了几个月时间,“串”成了南京目前最长的一条“绿波带”———中央路“绿波带”。这条路上,从南向北11个路口原被分成三个“绿波带”,即傅厚岗—玄武门、童家巷—模范马路、南昌路—黑龙江路。经过去年的调整后,11个路口的红绿灯全部联动,成为一条完整的“绿波带”,双向通行能力提高了,路自然特别好走。目前,中央路的“绿波带”,是南京距离最长的,而升州路—建康路一线的“绿波带”,则是控制路口最多的,共有13个。此外,作为南京中心东西向主干道之一的汉中路,从新街口到莫愁湖东路的9个路口;作为南北向主干道的中山路,从长江路、珠江路到汉口路路口,也都各自被设置成了“绿波带”。“绿波带”将升级连线成片“设置‘绿波带’的工作非常复杂,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于焕凯简要介绍了“绿波带”背后的奥妙:首先要找准“相位差”,也就是从一组信号灯到另一组信号灯之间,开车要花多少秒,如果是5秒,车通过前一个信号灯5秒之后,下一个信号灯就紧接着要变成绿灯;如果算成了4秒,那车还没到信号灯就提前变绿;如果算成了6秒,车已经到了路口灯还是红的。

  据透露,接下来工程师们还计划通过网络,将一条条“绿波带”连成片,通过埋在各个路口的监测器,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并通过网络线发到中央计算机。计算机根据预设的数学公式立即进行计算,再将处理结果传回各信号灯组,实现信号的区域性控制,逐步提高智能交通的水平。到那时,南京大街小巷上的路人,会发现面前的红绿灯好像长了眼睛一样,随时都“知道”交通流量情况,并不停地悄然进行自我调整,随时给行人和车辆最充裕的过街时间。

  作者:刘海琴 张红 仇惠栋 倪敏/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