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投资近4亿元 青海省建设19万亩高标准农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8:14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为确保全省813万亩耕地保有量,省国土资源厅把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提高田、水、林、路综合配套水平的有效手段,大力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规模和水平,6年累计投资近4亿元,实施43多个项目建设19万亩高标准农田,其中可新增耕地5.61万亩。这些项目竣工后为项目区群众年可增加收入3022万元。

  近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踏勘、调研、论证后,初步确定了18个光热条件好、水资源有保证、新增耕地率高的项目为2007年省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估算投资1.85亿元,预计建设规模8.43万亩,新增耕地3.02万亩。这是我省省级财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投资最大,项目最多的一年,标志着我省土地开发整理迈向新的台阶。

  我省虽然土地面积大,但耕地总量小,截至2006年底,全省有耕地813.2万亩,人均仅1.51亩。且全省三分之二的耕地分布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需占用耕地最多的东部地区,土地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为此,省国土资源厅把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为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做好用地保障的有效手段,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从2002年至2005年,申报了24个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12个项目已得到了国家批准,建设规模7.37万亩,可增加耕地1.86万亩,预算投资1.45亿元。其中2个项目已实施完成,10个项目正在开工建设。2006年我省申报了预算投资1.73亿元的10个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4个,预算投资6738.67万元,建设总规模2.88万亩,新增耕地2257亩。与此同时,2006年我省实施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9个,建设总规模6537亩,可新增耕地5021亩,项目总投资622.4万元。

  通过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向荒山荒坡荒滩要耕地,把劣质地改造为优质粮田,实现了耕地在全省范围内的动态平衡,同时有力提高了土地质量和农业综合效益,田成方、渠相通、林成网、路相通的19万亩高标准农田即将建成,土地开发整理正在成为区域农业开发示范项目。(作者:邵秀芳)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