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5.1%的人认为办公室应禁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8:18 南京晨报

  晨报讯 “尽管对于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各地都有,但由于执法主体不明,吸烟者自己不自觉,现行规定处罚额度低等原因,这些规定几乎都流于形式。”昨天,江苏首个控烟项目调查暨彭博控烟项目公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省公共场所控烟还存在不少问题。

  公共场所抽烟谁管?多数人不知道

  在公共场所抽烟由谁来处罚?这个问题相当多的市民回答不出来,在记者昨日进行的街头随机调查中,受访的10名市民中出现了4种答案,分别是保安、警察、卫监人员、单位管理者,实际上这都不是正确答案。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颁布的公共场所禁烟相关条例大多数均由当地人民政府或爱卫会倡议立法,具体执法单位有爱卫会、卫生局或城管局,但在条例中不仅没有说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由哪个具体单位执法,也没有明确的罚款数额,或者罚款数额极低。虽然各地在每年4月的爱卫月都组织相关的专项整治,但大多是走过场,这也就造成了明令禁烟的地方,仍不时能看到烟雾缭绕。

  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对抽烟最抵触

  在本地调查中,项目组在各项目市县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教育机构、政府办公机构、公共交通机构、餐馆、网吧和酒吧共50余家进行了控烟调查,69.4%的场所有明显禁烟标志或规定。对这些场所分三次观察,每次观察30分钟,结果在非吸烟区有42.9%的场所内存在吸烟现象。

  同时,通过对不同机构工作人员对机构内吸烟现象的评价也显示出,对于吸烟产生的危害和不良影响也会因职业不同带来显著的差异。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对于在机构内抽烟有抵触意见是最普遍的,这些地方控烟状况也较好,但在政府办公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会认为所在机构的吸烟现象不严重,实际调查显示,这些机构吸烟率却相对较高。

  现实中,吸烟人群上升速度最快的青少年人群,往往认为吸烟反映成熟、有品位、是个性的体现,不少青少年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而接触香烟,甚至染上烟瘾的。

  成功控烟还是依赖政府相关政策

  控烟项目组在连云港、南通两市的6类公共场所对768名工作人员、来访者或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超过99%的被访者知道吸烟会损害吸烟者的健康,但只有6成被访者认同被动吸烟者比主动吸烟者更容易患心脏病等相关疾病。同时,认为办公室应该全部禁烟或部分禁烟的受访者也只占25.1%。

  江苏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外成功控烟的经验表明,最有影响力的还是政府的相关政策。2007年1月1日,香港特区扩大禁烟范围的条例正式生效,规定任何人不得在《吸烟条例》规定范围内吸烟或携带燃着的香烟、雪茄或烟斗,违反条例者,最高可被判罚款5000港元。

  ■新闻链接

  何为彭博控烟项目

  为促进全球烟草控制工作及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纽约市长迈克·卢本斯·布隆伯格捐款1.25亿美元,启动了旨在降低烟草使用的全球倡议行动,为在中低收入国家开发和实施有效的烟草控制活动提供支持。该项目在中国简称为彭博控烟项目。我省彭博控烟项目基线调查部分于5月份在南通市和连云港市开展,主要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六类公共场所(医疗卫生机构、教育机构、政府办公机构、公共交通工具和等候场所、餐馆、网吧)被动吸烟情况以及相关人群的认知态度,为干预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经过现场调查、数据整理,获得初步结果。

  作者:冯家清 陈彦/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