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季节的特别反思:多雨季节遭遇超常干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9:11 黑龙江日报

  气象部门统计显示:7月份全省平均降雨67.9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50%,是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值。6月1日至8月2日,全省平均降雨量126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44%,是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二低值(1982年,105毫米)。

  这是一个流火的夏天,一个少雨的雨季。

  在6月的下半段和整个7月,长时间的高温、少雨使土地失墒、河床裸露、水库干涸,干旱不仅破碎了农民对于收获的美好憧憬,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其实,对于黑龙江来说,干旱并不陌生,只是当它在反常的时间和地点突然降临,人们似乎有些措手不及。近日,随着大范围降雨过程的出现,全省旱情得到普遍缓解和解除。但是回看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旱,它留给黑龙江的应该不仅是灾害,更多的则是思考和经验。

  多雨季节遭遇超常干渴

  整个7月,三江平原都面临着历史未有的干旱。

  7月22日,天空蔚蓝如洗,晴朗的连一丝云彩都没有,阳光不知疲倦的照耀着已经干得冒了烟的土地。农民张保全默默地站在自己家已经齐腰高的玉米地里。到那一天,他所在的双鸭山集贤县已经50多天没有下过一场透雨了。虽然就在前两天,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可是土地实在太干了,星星点点的一阵小雨,仅仅湿润了地表的一层薄土,“如果一周之内再不下一场透雨,这片庄稼肯定要绝收。”

  张保全的担忧被不幸言中。10天后,那场渴盼的透雨依旧没有出现,而且气象部门的预报更加让人痛苦:一周之内,全省范围仍旧没有明显的降雨过程。

  在三江平原的其他市县,干旱同样在肆虐。在鹤岗市,境内几个主要水源工程先后因为缺水而面临干涸。不仅旱田无水可浇、灌区无水可灌,就连城市供水也面临危机。因为干旱,原本承担着城市供水任务的鹤岗市5号水库、小鹤立河水库不得不担负起为下游农田补水的任务;可是,随着旱情的持续,到7月底,这些水库也已经接近死水位在运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旱的范围也由最初的三江平原地区迅速向全省范围扩张,大江大河的水位普遍急剧下降。据水文部门测报,到8月2日,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位为113.12米,比历史同期低2.12米,相应流量539立方米每秒,仅相当于历史同期的20%;与历史同期相比,嫩江干流水位偏低0.86-2.7米,松花江干流水位偏低1.99-3.13米,乌苏里江干流水位偏低1.01-1.41米,绥芬河干流水位偏低0.11米。蚂蚁河、倭肯河、呼兰河等中型河流出现断流。防汛部门的统计显示,到8月初,全省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只有52.8亿立方米,不足总库容的50%,大部分水库由于得不到水源补充,库容大幅度减少,全省有101座小型水库干涸,部分大中型水库也基本无水可放。地面上的水没有了,埋藏在地下的水同样也在锐减。8月初,全省地下水位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0.74米,旱情最重的三江平原则迅速下降了1-3米。

  没有水,昔日油汪汪的黑土地已经干得结成块并且开裂,用手一搓土块就变成粉。一些旱情严重地块的土壤测墒显示,耕层50厘米土干无墒。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打粮食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干旱出现在反常时空

  历史上的三江平原似乎与干旱无缘。

  每当说起三江平原,人们总会联想到莺飞草长的湿地、肥沃的黑土地、广阔无垠的麦浪。以往在这里,雨水总是不缺的,让农民忧虑的往往是雨水太多。

  然而,今年的情况已经说明,传统的雨养农业区——三江平原已经进入了伏旱多发期。

  干旱的发生并非没有预兆。从2000年开始,三江平原就曾发生过多次程度不等的旱情,尤其是2003年当地也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干旱。但是,在经历今年的大旱之后,我们应该承认,面对突发旱情,三江平原等传统非旱区在水利基础工程、抗旱意识、抗旱应急措施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我省东部地区抗旱基础条件较差,除水田有少量补水井外,其它抗旱水源工程则少之又少。现有的水利工程也普遍存在着设施不全、老化失修、库区淤积严重等问题。在缺少水源条件的情况下,实施应急抗旱措施更是十分困难。

  事实证明,通过实施各种有效的抗旱措施和标准化作业,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耐旱性。鹤岗市农机总站在7月14日进行的一次农作物典型地块调查显示,经过秋季深松整地的地块,玉米平均株高为1.8米,干土层为5厘米;而在仅实施春整地的地块,玉米平均株高只有0.6米,干土层达到20厘米,在当时情况下,作物已经干枯,接近绝产。采访中,不少农业技术人员指出,目前看,在三江平原这样的传统偏涝地区,农民的抗旱意识还十分薄弱,抗旱手段也相对贫乏。7月下旬,正值抗旱紧要期,记者在某旱区采访时见到当地农民正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浇灌一块烤烟地。见此情景,同行的农业技术人员十分心痛:现在水资源这样紧缺,怎么能用大水漫灌的方法浇地呢?这得浪费多少水啊!

  其实,不仅农民,各政府部门对突如其来的干旱也普遍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在鹤岗和双鸭山等地,打井人员和设备因为旱情的不断发展而变得紧俏、抢手。7月29日,记者到鹤岗市采访时,当地防汛抗旱办的工作人员前一天竟彻夜未眠,原来省内各地库存的打井机械、灌溉设备早在几天前就被抢购一空了。为了抢时间抗旱,他们连夜从吉林又购置了一批新的设备运回鹤岗。由于旱情紧急,那些平时根本卖不出去的问题机械也被抢光了。在佳木斯市,由于打井队严重不足,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协调,以最快时间从牡丹江、绥化、鸡西、哈尔滨等地相继组织了47台钻机及附属设施装车紧急赶赴佳木斯市进行增援。

  谁动了我们的雨水

  在原本应该雨水最丰沛的季节里遭遇干旱实在非常少见,而这场干旱又来得如此猛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场大旱?

  其实旱象从6月中下旬开始就已悄悄露头。只是在6月中下旬,全省降雨虽然不多,但由于前期土壤底墒较好,旱象只是稍有显现。但是进入7月份后,受高温少雨影响,旱情旱灾开始迅速发展起来。7月10日全省受旱面积达到1548万亩。在此后的二十几天里,干旱迅速向全省范围扩展、推进。7月中旬以前,旱区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地区的佳木斯、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省农垦总局宝泉岭、红兴隆分局,哈尔滨市依兰县。到了7月中旬以后,东部地区旱情旱灾急剧加重,夏旱范围迅速向中西部地区延伸,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等地旱情发展迅速。至8月初,全省已经有60县(市、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旱灾。

  干旱不仅让普通人感到措手不及,就连气象、水文等专业部门也感到突如其来。

  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宋丽华认为,如果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的一种表现。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出现。仅在六七两月,我省就遭遇了两次极端气候事件。6月份,全省日平均气温达到21.4℃,比历年同期高2.4℃,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再从水文部门的统计看,从6月1日到8月7日全省平均降雨129.8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48%。其中松花江佳木斯站六七月份总降雨量仅29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85%。从历史记录来看,6月下旬和整个7月,全省分别经历了高温和少雨两个极端气候事件。

  8月8日,省水文局总工程师郭姚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造成今年我省雨季降雨少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今夏的大气环流不利于我省降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使水汽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往北输送得太少,造成北方形不成降雨的天气系统。其二是今夏南下我省的西伯利亚冷涡也偏少。正是这两个偏少减少了冷热空气在我省的对流,由此造成降雨偏少。

  采访中,宋丽华告诉记者,从气象学角度分析,前期造成我省干旱的成因涉及高纬度大气环境、副热带高压、大气环流等诸多因素。目前看,要做出更为详尽的分析还需要相当的时间。不过,今夏我省出现的异常天气状况已经引起了国内气象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全国气象界的热点话题。由国家气象局派出的专家组也来到我省调研,详细分析干旱形成的原因。

  是否要“不得不”时才行动?

  今夏,面对历史未遇的夏伏连旱,我省各地抗旱行动高潮迭起。

  从7月初,旱情就已经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要求各旱区要不等不靠,要保水田、救玉米、抢大豆、防病虫、夺丰收,要加快打井速度,扩大浇灌面积,能浇一块是一块,能浇一亩是一亩,坚决做到旱灾不除,抗旱不止。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计,仅在抗旱最紧要期,全省就投入抗旱资金6.79亿元,共新打各类抗旱水源井2.1万眼,水田补水井9000多眼,新增抗旱设备5万多台(套),新增泵站提水610处。可以说,在此次抗旱夺丰收的战役中,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之高,投入资金之多,抗旱力度之大都是多年来少有的。

  围绕着水这一关键因素,旱区政府和群众可谓各显身手。像鹤岗市东山区东方红乡桦春村采取挖引水渠的办法跨流域引梧桐河水浇灌水田,经过紧急挖引水渠7公里,终于救出了严重受旱的水稻6000亩。一些重旱区在水源调度上也算起了经济账。优先保证高效经济作物、高产地块、种子田和处于临界状态的地块用水,突出抗旱重点,提高了抗旱的经济效益。粗略统计,在旱情最严重的阶段,全省共浇灌受旱农田1000多万亩,重旱区平均浇灌1-2遍,使局部旱情得到有效缓解。鹤岗市保住了9万亩高效经济作物,解决了17万亩水田渴水问题,缓解了38万亩旱田旱情。佳木斯市445万亩受旱大田旱情得到缓解,302万亩水田得到补水灌溉,80万亩枯萎的农作物起死回生,78万亩经济作物有望丰收。

  仅有地面水还不够,抗旱还需要开发空中水资源。在抗旱紧要阶段,气象部门始终在密切观测着各地的天气变化。省气象局的一架人工增雨飞机、一百多部火箭发射车、三百多门发射炮一直在各旱区间频繁作业。各地气象部门也不甘落后,纷纷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在旱情严重的那段日子,每一片云彩都是十分宝贵的资源。一旦发现有比较密集的云层出现,各市县、各乡镇都争相发射炮弹、进行增雨作业,力争把雨打下来。但是,结果并不总尽如人意,有时明明是这边乡镇在作业,雨却下到了相邻的地方。遇到这种时候,大家见面时总不忘开个玩笑:下次你得还我们一场雨。

  近日随着降雨过程的出现,我省绝大部分地区旱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和解除。但是,这场旱情留给我们的还有诸多思考。统计显示,佳木斯市近期的打井数量已超过了建国以来打井数的总和。这一方面说明抗旱行动的迅速、有效,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忽略这样的事实:几十年来,当地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在我省西部旱区,由于水资源相对匮乏,且经常发生大面积春旱,不少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抗旱经验。而在三江平原地区,由于历史上雨水丰沛的自然条件造成了当地普遍不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抗旱意识也相对薄弱;而抗旱又是一项需要整体规划、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的长期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突发旱情面前,如果没有足够的准备,往往会感到措手不及,抗旱方法也相对单一。此次大旱,对于当地提高抗旱意识、丰富抗旱手段、积累经验,都具有特殊和沉重的意义,同时它也给我们提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行动,是否要“不得不”时才进行?此次超常的夏伏连旱也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超常举措,促进我省的农业由传统的雨养农业向现代化、标准化农业转变。

  相关链接

  气象部门统计显示,7月份全省平均降雨67.9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50%,是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值。

  江河水情

  截至八月初,与历年同期相比,嫩江干流水位偏低0.33~3.51米;松花江干流偏低1.92~3.25米;黑龙江干流奇克偏高0.28~0.28米,其余江段偏低0.56~2.31米;乌苏里江干流偏低1.22~1.87米。随着各江河水位的持续下降,松花江佳木斯、嫩江同盟、富拉尔基、江桥、呼兰河兰西、汤旺河晨明、梧桐河宝泉岭、讷谟尔河讷河、雅鲁河碾子山等9站水位降至历史同期最低。蚂蚁河延寿、其支流东亮珠河和两个水文站水位降至畅流期最低。阿陵达河鹤立站自8月6日起断流。8月7日8时,松花江哈尔滨站水位113.29米,比去年同期低1.41米,比历年同期低2.19米。

  水库蓄水

  8月7日8时,西沟、库尔滨、团结等20座大型水库总蓄量50.334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蓄水13.726亿立方米,仅占总库容(113.426)的44.38%。

反常季节的特别反思:多雨季节遭遇超常干渴

  极度干渴的土地(7月中旬摄于哈市郊区)。记者高明摄

反常季节的特别反思:多雨季节遭遇超常干渴

  7月的松花江。记者杜怀宇摄

反常季节的特别反思:多雨季节遭遇超常干渴

  萝北石头河灌区已无水可用。冯建维摄

反常季节的特别反思:多雨季节遭遇超常干渴

  鹤岗市新一水库7月初干涸见底。冯建维摄

反常季节的特别反思:多雨季节遭遇超常干渴

  7月中旬,双鸭山集贤县兴安乡几尽枯萎的大豆。冯建维摄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