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物价上涨并非全面通胀前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9:37 南方日报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全面分析今年价格形势认为

  当前物价上涨并非全面通胀前兆

  受粮食、食用植物油、猪肉价格上涨影响,今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5、6、7三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分别为3.4%、4.4%和5.6%;1—7月累计上涨3.5%;7月份涨幅是近十年来最高月度涨幅,引起各界强烈关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全面分析认为,当前物价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不是全面通货膨胀的前兆

  焦点一:

  当前物价上涨的性质是什么?

  目前价格上涨

  主要是结构性上涨

  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影响最大

  我们认为目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八个类别,1-7月份累计上涨3.5%中,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的影响是最大的。1—7月份食品类价格上升8.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2.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升4.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5个百分点。两类价格的影响达3.4个百分点。其他六大类价格升降相抵,对价格总水平上涨几乎没有影响。从工业品出厂价格看,1-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2.7%,升幅比去年同期减少0.2个百分点。从生产资料价格看,1-7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3.8%,升幅比去年同期减少2.3个百分点。

  农产品涨价仍属恢复性上涨

  总体上看,这一轮农产品涨价仍属恢复性上涨。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运行。目前,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的收购价平均每市斤0.79元,比1995年的0.73元仅提高了6分,提高8.2%。目前的小麦价格仍低于1996年,大豆价格低于2004年。猪肉价格虽然涨幅较大,但比1997年只上涨了30%左右。因此,这次价格上涨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的补偿。今年上半年农民纯现金收入增加13.3%,为多年来最高,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重要因素。

  焦点二:

  食品价格为何出现大幅上涨?

  国际市场涨价的影响,成本增加的推动,供求关系

  变化的影响,也有个别经营者不正当行为的推波助澜

  首先,全球粮食减产和石油价格飙升,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去年四季度以来国际市场粮价持续上升,今年6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期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3%、60%和40%。

  其次,成本增加的推动。近五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农民现金收入增加55%带动农村用工价格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23.9%。

  第三,生猪供求的失衡。去年猪价过低,影响了农民养猪积极性。去年下半年以来,发生在南方部分地区的猪蓝耳病疫情,造成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底生猪存栏4.9亿头,同比下降2.6%;母猪存栏4700万头,同比下降3.6%。今年6月底,母猪存栏比年初又下降7%。这是近三个月来猪肉价格两次大幅度上涨的直接原因。

  应当指出的是,个别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加剧了食品价格的上涨。有的行业协会召开会议,号召企业集体涨价,转嫁成本增支压力;少数企业和经营者串通涨价、合谋涨价;有的企业趁机哄抬价格,对价格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焦点三:

  食品涨价对居民生活有何影响?

  居民人均月增支12元

  食品价格上涨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据国家统计局测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居民生活每人每月增加支出12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2%,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3.3%,按此计算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增加收入146元,农民每人每月增加收入52元。因此大多数居民家庭可以承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对于城镇的低收入阶层,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一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二是根据价格上涨情况,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三是加强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救助。

  焦点四:

  国家能否保障市场供应?

  中央高度重视这一轮价格上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轮价格上涨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7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8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的紧急通知》。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也都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加紧开展工作。

  农产品可满足市场需要

  从粮食供应看,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三年丰收,今年夏粮又取得好收成,目前粮食库存比去年同期增加240多亿公斤。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能力过剩,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要。从副食品供应看,尽管今年上半年生猪生产下降,但牛羊肉、禽肉、鲜蛋、水产品的产量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牛奶产量近6年来年均增长24%,副食品的供应也是充足的。此外,包括方便面在内的其他食品加工能力也是过剩的,都可以满足市场需要。

  八项措施保生猪生产供应

  国务院对促进生猪生产发展提出了许多措施:第一,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第二,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第三,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第四,对生猪调出大县给予奖励,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第五,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提高生猪生产能力。第六,切实解决农民养猪贷款难问题。第七,建立公共防疫服务体系。第八,完善猪肉储备体系。

  为大中专学校增拨77亿

  今年中央财政增加拨款77亿元,用于提高奖学金、助学金标准,并扩大发放范围,加大对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的救助力度。国务院要求各地要畅通销售渠道,采取定点供应、临时补贴等方式,保证大中专院校学生食堂的副食品供应,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

  成品油供应是有保障的

  6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前几天最高曾达到每桶78美元。这给我国的石油供应带来了很大压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个公司开足马力生产,增加原油加工数量,控制成品油出口,确保国内市场供应。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保持合理的批零差率,对系统内外的加油站供油一视同仁,保持油价的基本稳定。目前两大公司生产正常,供应是有保障的。

  据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图:

  居民需要的是平稳实在的价格。 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