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来保证权力不去干扰统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9:37 南方日报

  ·直言·

  潮 白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最近在北京市进行调研时指出,确保数据质量是统计部门的天职,要千方百计确保数据的准确。一方面统计部门自己不能去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要通过统计执法消除隐患,提高抗干扰能力。只有保证数据的准确,才能真正树立统计部门的信誉和权威。

  谢伏瞻局长的这番话不是无的放矢,统计数据在我们国度早已有沦为儿戏之虞。比如说几乎每一年,各个地市上报的GDP数据都大于全省的,而各个省上报的GDP数据又大于全国的,既是一个尴尬的事实,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再比如说,此一统计数据说房价升了,彼一统计数据又说房价降了,相互打架,令百姓无所适从,发布部门各取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进行发布,全然不顾客观事实。总之,“官出数字”成了我们的一大特色,这是任何一个正视现实的人都不能不承认的事实。

  当然,我们也并不是今天才如此,“官出数字”之由来已久,甚至可以上溯至战国时的“上计”制度。那个时候,各地全年的人口状况、财政状况、粮草状况、治安状况、狱讼状况等等,都要编造成簿籍,名曰“计簿”;然后遣吏将计簿逐级上报。因为这些数据事关地方官的升迁,当时就有了弄虚作假,以整治为河伯娶妇而闻名的西门豹就吃过老老实实上报的亏。《汉书》中的两处记载,更说明汉朝的“官出数字”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其一,《宣帝记》载:“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这是说,计簿上的各种数字,只是数字而已,不仅没有实质意义,而且还一定是骗人的,无非是为了逃避课税。其二,《贡禹传》中贡禹向元帝指出,郡国为了达到谎报实情的目的,“则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你看,会玩弄数字、“能欺上府”的人——这肯定也是需要“学问”的,还可以得到重用。

  今天的政绩造假,与当年不会有什么两样,除了看得见的景观工程,主要应该就是“看不见”的数据游戏了。但是,考察了“官出数字”的文化背景,我们就会知道根除之并非易事。然而,必欲维护统计的信誉,就一定要消灭弄虚作假的数据,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谢伏瞻局长的话,实际上已经开出了“药方”,统计部门自己首先得把握好自己。这不是没有教训。前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动辄“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他们公布的统计数据如何实实在在,但是在他倒台之后我们知道,睁着眼睛说瞎话也是他的本事之一。不过,对于统计部门“提高抗干扰能力”,我们却不能不有一点担心:统计部门即便抗得了金钱的干扰,抗得了权力的干扰吗?而在大量虚假统计数据的背后,不是都不难窥见权力的影子吗?用什么来保证权力不去干扰统计数据?

  众所周知,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统计数据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其任务在于反映、监测国民经济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帮助决策层准确判断哪个环节、哪个部门出现了问题。谢伏瞻局长甫一上任即表示,他的目标是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并加强全国统计人员的风纪建设。这样看来,“千方百计确保数据的准确”,是谢局长一以贯之的追求,但愿不是一厢情愿。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