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实现速度与效益“双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9:38 南方日报

  ■又好又快看广州②

  今年上半年,广州工业增加值的涨幅达18.9%,比GDP增幅高出4.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080.10亿元,同比增长21.9%;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屡创新高,甚至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这组稳步上扬的曲线,印证着广州工业进入了“速度快、效益好”的新轨道,喷薄而出的巨大势能将使工业经济继续成为广州经济快速增长的“主推手”。

  工业适度重型化装上“引擎”

  今年上半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2.03亿元,增长超过50%,全市八成以上的行业利润普遍增长。这表明,广州的工业经济不仅在高基数的背景下连续取得了稳步增长,更在效益质量方面体现出新的优势,实现了速度与效益的双跨越。

  广州工业经济为何能够在质量与速度同时拿下“高分”?市经贸委副主任易鸣表示,这首先要得益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04年2月,广州重工业的产值首超轻工业,工业化进程步入重化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周期。全市轻重工业比重由2000年的56.8:43.2转变为2006年的39.3:60.7。

  事实证明,产业结构走适度重型化的路子,广州不仅走对了,而且走成了。目前,全市工业总产值大约有八成来自于汽车等机械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钢铁、制药、轻纺、新材料等七大重点发展产业。据易鸣介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当中,近五成来自于汽车、石油化工以及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三大支柱产业的贡献。

  汽车,这个经过重组后迅速崛起的产业,更用不断刷新的数据诠释着工业“引擎”的意义。2006年,汽车制造业贡献的产值已达1168.20亿元,6年间增长8.2倍,成为广州首个超千亿元产业。如今,广州已跃居全国轿车产区第二,实现了广州汽车工业历史性跨越。

  把节能减排当成一种投资

  与一路上扬的经济指标“背道而驰”的,是能耗的标准。上半年,广州万元GDP能耗为0.726吨,同比下降4%;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14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0.93万吨,下降14.9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重达91.7%。

  2002年到2006年,广州工业产值翻了一番,工业增加值增长97.2%;但工业粉尘年排放量却由2002年的7.01万吨下降到2006年的0.25万吨左右,下降了96%。

  一升一降,可见广州在走适度重型化的产业道路上,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适度重型化是广州必经的发展阶段,重化工业今后在广州还会发展,但不是无节制的发展,决不允许突破环境的许可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对此态度鲜明。

  事实上,在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与节能降耗两方面,广州一直采取齐头并进的策略。数据显示,2002年到2006年,广州重工业比重提高了14个百分点,但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却下降22%。全市一、二、三产业能源消费量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1.4:66.8:22.7调整为2006年的1.1:59.9:28.6,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比重下降最明显。

  易鸣在采访中谈到,上半年,广州重点抓钢铁、电力、石油、化工、建材、轻纺等行业年耗标煤万吨以上的150家耗能企业实施监控和节能技改。而像珠江啤酒集团等大型企业,已积极转变观念,既讲“节能降耗”又追求“技术创新”,不仅没有把节能减排降耗当成负担,反而把它当成一种投资。据介绍,5年来珠啤花1.7亿作为“环保投入”,如今已盈利2.24亿。

  本报记者 陈洁娜 实习生 林胤 通讯员 周方 陈伟秋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