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手工”走进小学课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9:46 南方日报

  “乞巧手工”走进小学课堂

  珠村小学3年前“首吃螃蟹”,天河区拟在全区小学推行乞巧手工课

  “乞巧节这一传统节日好不容易才复活并看到了一片生机,却又被一些人称之为老人节,这简直就是对传统民俗的破坏。”

  ——广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曾应枫

  本报讯 (记者/姚艺曲 通讯员/田禾)昨日上午,作为2007年广州乞巧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乞巧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会”在天河区珠村小学举行。据介绍,早在2004年,乞巧手工艺制作就作为天河珠村小学的必修课,走入小学生的课程,并建立了乞巧文化展示长廊。目前,天河区正在筹备在所有小学开设乞巧手工课。

  近百件工艺品出自小学生之手

  昨日上午,在作为2007广州乞巧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乞巧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会”上,珠村小学13组小学生的手工艺术品相继亮相。有传统题材的《鹊桥相会》、《瓜子花》,也有充满现代元素的《动物乐园》、《童话世界》等作品。珠村的5名乞巧艺人和学生们还现场为观众展示做珠花、芝麻花和剪纸等乞巧工艺品制作过程。

  记者在学校的乞巧工艺品艺术长廊看到,近百件珠花、绢花、七夕公仔等乞巧工艺品全都出自1—6年级学生之手。

  据珠吉街道办主任周国栋介绍,早在2004年,乞巧手工艺制作就作为天河珠村小学的必修课,走入小学生的课程,并建立了乞巧文化展示长廊。2005年,珠村小学与珠吉街办事处合作开发教材《我们的乞巧》后,于2006年正式在课堂中使用。据悉,本届乞巧文化节期间,天河区的所有小学美术老师都将来珠村接受培训,天河区也正筹备在全区的小学推行乞巧手工课。

  为乞巧文化节注入更多现代元素

  天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陆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年前,天河区首次举办乞巧文化节,当时很多人不知乞巧为何物,如今,很多市民不仅了解乞巧,而且还有了很多的爱好者。

  在谈到对乞巧文化的传承方面,陆志强强调,珠村的乞巧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底蕴,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天河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乞巧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珠村设立了广州市首个青少年乞巧文化传承基地、广州乞巧文化展览馆等。不仅有乞巧婆婆、巧姐进行教导,还有专门的乞巧文化教材,让珠村的青少年有学习的天地,传承的空间。

  陆志强说,在演绎现代元素方面,从首届乞巧文化节开始就举办乞巧女儿形象大赛,已经得到了市民的热捧。从今日起至23日上午,本届来自全国各地的乞巧女儿都将在正佳广场五楼登台展示风采。陆志强表示,有关部门正思考在乞巧文化节中注入更多的现代元素。

  图:

  小姑娘们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她们的手工艺作品。 郭长荣 摄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