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不是通胀前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9:46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昨日,新民网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针对我国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等问题,发展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回答公众质疑,称发改委认为目前物价上涨不是全面通货膨胀前兆,而是结构性上涨。前7月食品价格上涨8.6%,是导致今年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受此影响,全国居民每人每月增加食品支出12元左右,但据统计,大多数居民家庭可以承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此外,针对有报道说成品油批发价格有所上涨,发改委称已要求中石油开足马力生产,保持油价基本稳定,目前全国成品油供应有保障。

  问:国家统计局8月13日公布了7月份的CPI指数,同比涨幅为5.6%,1-7月份累计上升3.5%,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当前的价格形势?

  答:我国消费价格总水平2005年上升1.8%、2006年上升1.5%,保持基本稳定。受去年四季度粮食涨价,以及今年4、5月份食用植物油、猪肉价格上涨影响,今年以来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今年5、6、7三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分别为3.4%、4.4%和5.6%,涨幅逐月提高。7月份的涨幅是近十年来的最高涨幅。

  问:目前,社会上对物价上涨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认为是结构性的,也有的人认为是全面通货膨胀的前兆。请问您怎么看?

  答:我们注意到社会各方面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认为目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我们认为目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八个类别,1-7月份累计上涨3.5%中,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的影响是最大的。从食品价格看,1-7月份食品类价格上升8.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2.9个百分点。从居住价格看,居住类价格上升4.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5个百分点。两类价格的影响达3.4个百分点。其他六大类价格升降相抵,对价格总水平上涨几乎没有影响。

  食品价格上涨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据国家统计局测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居民生活每人每月增加支出12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2%,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3.3%,按此计算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增加收入146元,农民每人每月增加收入52元。因此大多数居民家庭可以承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新民

  图:

  股市一片红,股民笑颜开。 CFP供图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