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涌全线告别“臭”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9:50 南方都市报

  黄埔涌全线告别“臭”名

  海珠通报落实惠民66条情况,区内主要河涌将成为休闲胜地

  惠民66条

  本报讯 (记者王海军 辛灵 实习生邱韵菁 刘小娟 通讯员穗宣 谢强)昨天,记者从海珠区落实惠民66条情况通报会上了解到,黄埔涌预计将于9月底整治完工,7.8公里的河涌沿线届时将除去“臭”名,焕然一新。

  培训上岸渔民学谋生技能

  作为广州的老工业区,海珠区存在很多辖内下岗失业人员、农转居人员、转制职工,促进就业成为重中之重。据介绍,该区通过“定向式”、“定单式”培训提高就业率,失业人员培训后再就业率达65.07%。

  海珠改变过去坐等上门接受培训的做法,对有条件的街道社区送教上门。新洲村,这个曾经是渔民聚集的渔村,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一度成为一个时光停滞的角落。如今,很多渔民足不出村,就接受了转产培训。目前培训的渔民已经有644名,比原培训计划超额完成了25%。

  石溪村水浸街成整治重点

  在城市环境方面,海珠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今年将建成龙潭果树生态公园、磨碟沙公园、潘鹤雕塑园等三大公园,两年间约等于增加了7个晓港公园的面积。下半年还将启动瑞宝、东风果树生态公园和琶洲塔公园、赤岗塔公园建设,发挥广州“南肺”的作用。

  为了利用好海珠区河网密布的优势,在完成海珠涌、赤岗涌等主要河涌的截污和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市、区财政投资6.5亿元,整治黄埔涌、龙潭涌、西碌涌、康乐涌4条河涌。黄埔涌整治预计于9月底完成。届时,将成为公众休闲的好去处。

  另外,该区今年还将再整治44个旧居住社区,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投入9000多万元。其中,沙园社区三期、昌岗街社区、小洲村社区等是整治重点。另外,对于公众反映较多的水浸街,该负责人说,截至今年8月,海珠区水浸街改造项目已有17项立项,总投资约2500万元。目前,草芳围、南华中路、康乐中约等8个项目已完工,下一步将重点解决石溪村、艺苑北路、昌岗西等地区的水浸街问题。

  在治安方面,区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视频监控建设,今年将新建、改造视频监控点8324个。用两年时间完成500个围院式管理小区建设,今年建成300个,明年再建设200个。

  医院切除一例白内障奖100元

  社区卫生是66条的一项关注重点。据介绍,海珠区财政今明两年将投入1.02亿元,完成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2009年后,逐步落实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造任务。

  对于保障残疾人的生活,海珠区进行了多种政策尝试。区内贫困残疾人可以免费进行白内障手术,而且,区内医院每进行一例白内障手术就奖励100元;另外,贫困残疾人如果进行精神病鉴定,鉴定费全免,而且上门为有需要的肢体残疾人作鉴定。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