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东风又至黑吉辽蒙奏响全面振兴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9:51 黑龙江日报

  

万事俱备东风又至黑吉辽蒙奏响全面振兴曲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编制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并对规划的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20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召开记者招待会,回答了媒体对《规划》提出的问题。规划作用 东北振兴的指导文件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编制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并对规划的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和“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紧紧围绕振兴主题展开的跨省区规划。《规划》以解决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着眼点,重在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行为,进一步明确振兴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发展任务,统筹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东北地区振兴的指导性文件。编制并有效组织实施这一规划,对于引领东北地区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上实现振兴,推动东北地区加快振兴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核心 一条主线六个加快

  规划以“一条主线”、“六个加快”为核心展开,即:以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区域合作进程、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

  规划亮点 内蒙古东部纳入其中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是按照《若干意见》精神,紧紧围绕振兴主题展开的跨省区规划。将内蒙古东部地区纳入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是本规划值得关注的地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联系紧密,基础设施共用。《规划》范围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规划以“十一五”时期为重点,重大问题展望。规划共分九个部分,分别为: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和振兴目标、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服务业、协调区域发展、提高支撑保障能力、增强发展活力和政策措施与实施机制。规划目标 打造“一区”“四基地”

  在这个《规划》当中所提的目标,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较为完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城乡、区域发展相对协调,资源型城市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规划特点 六点突出振兴主题

  第一个特点是突出强调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发展活力。在过去的三年里,东北地区在机制、体制创新和观念转变方面应该说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仍然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障碍。振兴规划以增强发展活力为题目,对此进行了谋划。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振兴的主题。首次提出了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勾画了建设四个基地和一个保障区的设想,提出了努力将东北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的战略目标。

  第三个特点,将内蒙古东部纳入到振兴规划。主要基于以下这几点考虑,一是在历史上内蒙古东部曾经划归为东三省管辖,从市场的概念来说,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板块,经济联系密切。就电网来说,内蒙古东部电网本来就是东三省电网的一部分。三是蒙东地区是东北重要的生态防线。四是由于地理位置,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共同构成了东北地区向北开放的前沿。无论是蒙东地区还是东三省,大家都有共同的愿望,在规划中进行统筹考虑。

  第四个特点,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任务纳入到规划。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应该说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点和难点。规划对此专门进行了考虑,特别是对于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划内容。

  第五个特点,是远近结合、虚实结合,注重务实。东北振兴规划应该说是在全国、东北亚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来进行谋划的。既明确了东北振兴的战略目标,也具体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目标和任务。既有原则性的提法和要求,也有具体的任务重点和项目布局,其着眼点就是通过规划,做到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个特点,注重规划理念的创新。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扩大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重要资源合理利用,这既是振兴的任务,也是振兴的保障,互为因果。(本报综合报道)[1] [2] [3]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