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交通“第一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0:07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古城交通“第一岗”(图)

  古城交通第一岗。

  

古城交通“第一岗”(图)

  规范的手势、亮丽的风景。

  

古城交通“第一岗”(图)

  文明规范执法。

  

古城交通“第一岗”(图)

  热心帮助群众。

  

古城交通“第一岗”(图)

  浇盆水降降温。□文/记者陈静实习生刘倩吕妙璇图/解吉祥

  核心提示

  今年初,西安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新组成的党委班子王海玲、祁金锁等人刚一到任,便做出决定:在全市西华门十字等9个重要交通十字路口设立交通示范岗。一时间,曾几乎在西安街头消失的三尺岗台又再次走进西安市民的视线。整齐的警容、规范的手势、饱满的精神状态,交通示范岗上的交警新姿,也顺势成为西安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近日,记者走进西华门十字示范岗,在这里感受西安交警文明、规范的执法状态,从三尺岗台上四下眺望,看到的则是西安越来越顺畅、有序的交通环境。

  8月1日下午,西华门十字,大雨。穿着一身湿透的警服,交警张永亭站在西华门十字岗台如常指挥着交通,大雨似乎与他无关。这时,一个中年男子撑着伞径直向十字中央走过来。看见有行人横穿十字,张永亭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习惯性制止:“请您走人行横道。”

  “这伞,你打着吧。”张永亭怔住了、感动了……他婉言谢绝了这位行人的好意。“那如果我想表扬你们,该向哪儿反映?”张永亭又一次笑着摇头……临走时,这个中年人禁不住又提出了“要求”———他一定要留下自己的电话:“如果你们再搞什么先进评比,千万记得打电话通知我,我这一票一定投给你们。”

  循着那个陌生的电话号码,记者联系到了这位姜先生。“我其实只是路过,但那么大的雨,交警全然不顾,笔直地站在岗台上指挥交通。那种敬业精神,我真的感动……”

  张永亭所在的西华门十字岗,就是今年初以来交管支队在全市设立的9个示范岗中的一个。这个示范岗近日在西安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的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更获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无数赞誉。这个示范岗,被许多人称为———“西安交通第一岗”。

  “三最”考验出的“交通第一岗”

  交管支队在西安所设的9个示范岗分别位于和平门十字、南梢门十字、西华门十字、东五路十字、北大街十字、西梢门十字、互助路十字、北关十字和友谊东路十字9个交通枢纽地带。在所有交通示范岗里,西华门十字算是交通流量最大、最繁忙的一个,不但处于城中心的繁华地区,又位于西安南北交通的中轴线上,而且东西还连着省、市政府。说到这里,西华门十字示范岗所属的交管三大队一中队队长裴剑连用了三个“最”字:“管理难度最大、流量最大、劳动强度最大”。

  裴剑向记者列举了一串数字:高峰时段,这里的车流量达到8000辆/小时,平峰时达到5500辆/小时;而行人的通行数量则达到一个相位(从红灯灭到下一次红灯灭时),有近千人通过。说得更直观些,这里交通流量仅次于川流不息的钟楼盘道。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在流量如此大的路口———既无过街天桥、又无地下通道,面对这种平面混合式的交通进行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硬件不足靠人补。一般的示范岗最多值勤到晚上9点,可交管三大队却给西华门十字岗定为晚上11点下班。但即使如此,在这里值勤的交警们仍然常常主动加班延点。近日,西华门十字北侧地铁2号线施工,路幅变窄,通行能力降低,这样,往往一个绿灯时内,放行的南北方向的车辆无法完全通过,常会滞压在十字中央,导致东西车辆也无法通行。西华门十字岗的交警屈维说:“这种特殊情况,谁也不能正点下班,警力得跟着警情走。”于是,眼看着时间已经将至凌晨,西华门十字,交警没有离岗,十字南口交警已经当起了第二道“计时红灯”。根据通行速度,随时有控制地拦挡北去的车辆,避免车辆拥堵在十字中央。

  一个示范岗拉紧10个人

  这个示范岗选谁来上?交管三大队的党支部班子从定人开始便煞费苦心,从全大队近百名年轻民警中精选了10名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指挥规范的得力干将。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30岁,平均年龄只有24岁。但这个年轻的团队却充满了青春朝气和战斗力。

  交警张永亭每天早上要上7点半的早高峰岗,为了不影响工作,只得每天早上7点10分就把5岁的儿子洋洋送到幼儿园。为此,小家伙常常得一个人独自在紧锁的教室门外等上半个小时,然后再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等到大约8点,同学们才陆续到校。5岁的洋洋也因此成了幼儿园里有名的“早到生”。

  今年5月30日,交警屈维的爱人生产,可是就在爱人临盆的这一个月,屈维也没能休过一天假来陪伴和照顾妻子。直到妻子生产当日,他才休了一天假……最终,凭着在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屈维在市公安局“三基”工程汇报演练中获得“个人三等功”。

  在这个10人串起的集体里,大家都信守着一点:“谁都不能随便缺席”。8月9日,咸阳下起了倾盆大雨,从实习交警刘斌家通向西安的几个立交桥都被水淹了。眼看着下午3点值勤要被耽搁,当一些行人还站在桥边驻足观望时,刘斌已经迈开步子趟进齐腰深的水里……赶到单位时,刘斌的衣服还在往下淌水。而此时时间刚过2点,距值勤时间还有近1小时。

  交警屈维说:“每个人一天得值勤六个小时,值勤表排得紧紧的,一个人缺勤,担子就可能甩到别的同事身上。所以,谁也不能随便缺勤,我们10个人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出勤一分钟负责六十秒

  8月13日下午,骄阳似火。记者特意用温度计测量了西华门十字的地表温度,已达49℃。站岗半小时换岗时,实习交警刘斌的衬衣后背已经完全汗湿,脸上也淌出汗来。

  值勤换岗时,交警李正波迅速跑到交通银行西安分行为西华门十字岗交警设立的休息处,端出一盆水去浇湿岗台。看着记者一脸的诧异,一中队教导员刘勇解释说:“岗台上有一层橡皮毡。因为温度太高,久了会烫得站不住。如果不用水浇浇,恐怕交警们连鞋子都提不起来了。”刘勇说,他以前做过测试,最高时,这里的地表温度曾达到63℃。但即使如此,刘勇说:“在岗台上不能没了精、气、神。”

  “着装要靓起来、哨子要吹起来、手势要打起来、脚下要动起来、喇叭要喊起来、违法要管起来”,“纠正违法要先敬礼”。这“六要一敬礼”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对示范岗明确列出的值勤规范。现在,在西华门十字岗值勤的交警们已经把这七条融入了自己工作的每一瞬,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出勤一分钟,负责六十秒”。

  交警张永亭做过一个统计,一个值班班次里(站岗3小时),值勤交警要做860次转体,1800次抬臂,11种交警指挥手势,敬礼、换岗动作,个个都得完成得干净、漂亮、到位。

  为了练就一身硬功,这些交警没少下工夫。新来的实习交警张仁伟曾因为指挥手势不到位,几次在上岗时被班长纠正。看着前辈们过硬的动作,这个要强的小伙子暗下决心:“绝不能因指挥手势落了队,给示范岗抹了黑。”上岗时,他时时留意前辈们和其他队员的一招一式。每天站岗6小时,已经腰酸腿疼了。值勤结束,大家都已经休息了,他还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对着镜子不厌其烦、一遍遍地练习着:提臂、曲臂、收臂、转体,直到满意为止。现在西华门十字示范岗的小伙子们个个都有一身硬功,指挥手势潇洒、大方、标准。

  “我从不知道他们啥时候下班”

  西华门十字西南角的报刊亭,袁建云已经在那里卖报三年了。用他的话说:“这些交警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袁建云的报刊亭每天早上不到8点就开门,通常会到晚上8点才关门,营业时间算长的了。但袁建云说:“我从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下的班!”永远是他来时交警们已上岗,走时他们还未下班。看着交警们辛苦,袁建云的报刊亭就总摆些凳子放在门口,供交警们值班换岗休息时坐坐。但即使如此,这些交警仍难得“偷闲”:“这十字周围国内外的游客多,总有人问路,看着穿警服的,肯定先问他们这些穿制服的。”袁建云说:“啥时候,这些交警都是有问必答,耐心得很。”

  310路车从西华门发车至马家湾,每天来来回回都要经过西华门。驾驶着陕A23954号车的310路司机梁小吉吉向记者回忆起数月前的一件事。那天上午11点,他驾驶310路车从西华门十字由北向东左转弯时,车子突然在十字中央熄火。因为将近终点,车上仅剩下几个人,大多又是女性。谁能帮忙推车?正在他着急时,车动了,推车的人正是西华门十字的值勤交警。

  西华门十字东南角310路调度站一位姓孙的调度员说,310路、236路、336路、238路等四条线路的七八十辆车都从这里始发,偶尔有司机出现双排停车的情况,交警上前纠违时总是和和气气地讲明情况。“人家交警文明执法,咱肯定没啥说的,也会配合着立刻纠正”。

  群众的感谢信、感谢电话传到了交管三大队,市政府领导对西华门示范岗的工作也屡屡肯定,同时,示范岗也赢得了来自同行的敬佩和赞誉。当年,全国交警齐学济南,“济南交警”几乎成了先进和规范化管理的代名词,在全国响当当地竖起了交通管理的新标杆。今年5月,当济南交管部门组织基层优秀民警到延安学习途经西安时,这些同行也禁不住对西华门十字岗交警的规范化值勤一番盛赞。

  来自优秀同行的赞誉本身就是荣誉。

  “交警最终将不站岗台”

  “像西安这样一个拥有城墙的城市,在这种格局下实施交通管理的难度,毫不夸张地说,不仅对于西安、对于全国的交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难解的课题。”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政委祁金锁毫不讳言地介绍。因此,他认为,在西安这样一种交通环境下,重新设立交通示范岗有着它不可回避的作用。

  “因为高度限制,观察的视野、距离就会受到限制,设立岗台,无疑会开阔交警的视野。”

  “我们西安是国际化的旅游城市,进入海内外游客第一眼的警察形象,往往先是交警的形象,就冲这一点,交通示范岗的形象示范作用就不能小视。”

  祁金锁向记者历数着示范岗无法回避的作用。全市设有灯控的十字路口共有243个,而这其中单选出9个设立了示范岗。一则,便于这些十字路口的管理;二则,这些枢纽地段的交通解决好了,将直接辐射并影响到周边路口。而他最看重的是示范岗对整个交警队伍所带来的整体示范作用:“鼓士气、树正气。”

  从解放后就设立了岗台,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市在全国率先撤岗台,再到现在在重要路口设示范岗。取舍之间,祁金锁说,都决定于西安的道路发展状况。他认为,随着交通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交通管理的最终发展方向是解放交警,让交警不再站岗台”。

  采访行将结束时,祁金锁笑着对记者说:“如果明年这个时候,你再来采访我,那时的交通状况一定会大不一样的:我们交管支队已经获得亚行的贷款5000万元,将用于西安交通的科技化、数字化建设,西安交管支队新的指挥大楼也已经落成,还有……”

  听着这些振奋人心的“预报”消息,作为800万市民中的任何一员,我们在欣喜的同时所能做的便是:做一个合格的交通参与人。然后,静待和见证这一点一滴的交通变化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街道、十字路口开始……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