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后发优势 奋力加快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1:23 红网

  株洲炎陵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近年来,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县情实际,充分发挥“山、水、游”等后发优势,逐步构建“以林养水活旅游、以水发电兴工业、以工哺农促生态”的大循环经济格局,在追赶中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挥“山”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山”是丰富的山地资源。炎陵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拥有86.2%的山地面积、82.6%的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849万立方米,活立竹蓄积量3600多万根。可以说,以“山”为主体的生态资源优势是我们的发展之基、立县之本。为此,我们一方面十分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严把新上项目的“生态”关,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这条底线;另一方面,依托山地资源优势,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来抓,培育发展了笋竹、无公害蔬菜、酃县白鹅三大生态农业产业。笋竹产业方面,围绕建设“千元山”,积极引导山区农民向“山”进军,开发了高标准笋竹基地32万亩,兴办了上规模的笋竹加工企业45家,打造了“中冠”竹地板、“船牌”清水笋两大知名品牌,“山上兴办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无公害蔬菜产业方面,我们依托境内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大院农场建立了我国东南地区面积最大的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所生产的蔬菜远销台湾、港澳、广东、江浙等地。2006年基地面积拓展到3000亩,实现产值3840万元。同时在低海拔地区建立了株洲市面积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论定面积达到6.5万亩,打响了炎陵生态农业品牌;酃县白鹅产业方面,为把“酃县白鹅”这一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品牌发扬光大,我们建立了酃县白鹅保种繁育基地,发展商品白鹅20万羽,力争用3—5年将白鹅发展到1000万羽、年产值2亿元以上的富民产业,建成我国南方最大的白鹅生产加工基地。

  二、发挥“水”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水”是丰富的水能资源。炎陵是典型的山区,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2万千瓦,可开发量24万千瓦。近年来,我们出台“新电新价”政策,激活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小水电,取得了明显成效。至2006年,全县已开发的小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9万千瓦,其中并网发电13.7万千瓦,年发电量达5.3亿度,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十五”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达标县。依托相对低廉的电力资源优势,致力于“以电兴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企业聚集、产业集群”的要求,兴办了九龙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39家,形成了纺织、粉末治金、玻纤三大产业集群,特别是纺织产业合同生产规模达到63万锭,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达到12.7亿元,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纺织业基地。三大产业集群已成“三驾马车”之状,拉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园区工业产业值、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以及工业税收年增速均保持了高位增长的态势。2006年,工业直接税收占全县税收的比重达到53.4%,实现了由“木头财政”向“工业财政”的跨越。

  三、发挥“游”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游”是独具特色的“古、红、绿”三大旅游资源。“古”有“神州第一陵”——炎帝陵这一国际性、垄断性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红”有朱毛第一次会面纪念地、红军第一连队建党旧址、土地革命第一次插牌分田旧址、全国保存最多的红军标语等大批红色旅游资源,“绿”有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神农谷,保存着我国南方仅存的、面积最大的一片10万余亩原始森林,区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居世界第一。近几年,我们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以开放的理念、开阔的眼界、开拓的思维,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宣传推介炎陵的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招商力度,加强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省内外旅游市场,炎陵旅游的知名度与外向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品牌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三大旅游品牌之一,“炎帝陵祭典”、“炎陵三人龙”分别被列入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4亿元。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炎陵的“人气”,更成为了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名片”。我们利用这一品牌优势,抓住“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国家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等机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敞开“山门”广招商,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引进了一大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作者系株洲市炎陵县人民政府县长

稿源:红网 作者:谭可敏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