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间造成二次污染 让垃圾转运干净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3:51 黑龙江日报

  近年来,承担垃圾转运任务的垃圾转运间因其常常造成二次污染,引来居民诸多不满甚至抵制。近来,南岗区城管局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洁净措施,居民拍手称好——

  近年来,承担垃圾转运任务的垃圾转运间因其常常造成二次污染,引来居民诸多不满甚至抵制。近来,南岗区城管局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日前,记者深入南岗街道和社区调查采访,发现管理部门的工作做细一分,民怨就会减少一分。

  撤掉转运斗消毒压缩间

  17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南岗区燎原街道办事处同乐社区,这里有南岗区刚刚投入使用的5个垃圾压缩间之一。本来,全封闭的垃圾压缩间实行密闭运输,整个垃圾的转运压缩都在室内进行,污水在处理过程中流入下水道,是造成二次污染可能性最小的一种方式。然而,就在不久前,这个垃圾压缩间也遭到市民投诉。

  原来,由于掺杂到生活垃圾中的砖瓦、木板、沙石等固体垃圾无法进行压缩处理,每个垃圾压缩间外都设了一个大斗,用来装固体垃圾。可由于分类时一些裹夹的生活垃圾也被带到大斗中,且大斗是敞口的,天气一热便有异味产生,同时,还有一些捡垃圾的人也经常到这里翻捡,又造成垃圾的二次污染。对此,社区居民反响强烈。针对这一问题,南岗区城管局一举拆掉了5个垃圾压缩间外的5个大斗,并采取随时有固体垃圾随时运走的办法,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在垃圾压缩间里,记者看到一位工人正在用水管冲洗地面。他告诉记者,垃圾压缩间虽然密闭运行,但如果一天不消杀清理,在高温天里也会产生异味。为此,区城管局要求他们每天要对垃圾压缩间进行刷洗消杀,消除异味;每周,区城管局还聘用专业公司对垃圾压缩间进行消杀除味。这样除拆掉大斗后,随时保持压缩间清洁,附近的居民也就没了怨言。

  垃圾随产随清站员恪尽职守

  在南岗区苗圃街,相距不过百米的地段内有两个垃圾转运间,其中一个属于七政街道办事处,另一个属于通达街道办事处,分别承担着这两个办事处的垃圾中转任务。

  在七政街道办事处垃圾转运间旁,记者见到看站员杜城,他正在给垃圾中转间和旁边的五个大垃圾箱撒白灰消毒。垃圾中转间和垃圾箱里堆满了垃圾,但周边干净整洁。杜城告诉记者,每天四五点钟他就来看着,提醒人们不要随便将垃圾倒在垃圾箱外,同时清理已经产生的垃圾,不让捡垃圾的人到垃圾箱里翻袋。一个垃圾站有两个看站员,他们晚上要看到八九点钟。除了看管外,还负责对垃圾箱和垃圾转运间进行刷洗消杀。

  在通达街道办事处的垃圾转运间,通达街道办事处苏宁社区工作人员和看站人员正对垃圾转运间和垃圾箱进行刷洗消杀。苏宁社区主任周春霞告诉记者,原来社区居民对垃圾转运间二次污染反响强烈,现在采取日日清理的办法,居民基本没有什么怨言了。而且这里的垃圾都能做到随产随清,改变了过去9时30分以后垃圾车不再清运垃圾的做法,一天要拉运三四次,时间也延长到了中午,这样就减少了二次污染发生的几率。

  监督管理到位污染随时消除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垃圾中转间二次污染看似普遍现象,但决不是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要监管部门管理到位,污染可以随时消除。正如南岗区城管局业务科副科长牟龙滨所说:只要管理人员上心,上下配合好,辖区内就不可能存在长期清理不了的垃圾。

  据牟龙滨介绍,对一个小小的垃圾转运间,南岗区城管局采取四级网络化管理,局长负责全面,三位副局长各管一片;业务科室按职能分工及时巡查;各街道办事处和城管所定点管理;各社区进行日常管理。每天,区城管局里都会有人在街上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过对讲机找到相关负责人,立即处理。就连看站员都说,局长说不定什么时候来,出现问题可不行。

  牟龙滨同时也呼吁市民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他说,现在哈市的一些红绿灯路口成了垃圾污染的重灾区,往往红灯停车时垃圾袋、矿泉水瓶、果皮等都扔了出来,车一通过,路口垃圾成片。还有一些商家将垃圾袋随时随意丢放在树根、墙角等处,没有养成定时定点扔垃圾的习惯。牟龙滨说,管理部门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也希望得到市民的配合,这样哈尔滨的城市环境才能保持干净整洁。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