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协认为调控房价 用财税手段更有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4:48 生活报

   涨!涨!涨!

  上半年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近几年来中最为强劲的上扬态势,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信息,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的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4%,涨幅比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同比、环比均创下了2006年以来的新高。

  在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连续多月10%的同比涨幅的引领下,房产价格上涨态势正在向其他地区一路蔓延。2005年3月以来住房价格相对稳定的长三角地区的房价出现反弹,南京、杭州、宁波6月份房价同比涨幅分别为11.3%,8.6%、6.9%。随后的二三线城市房价也呈现出普涨局面。

  针对这一态势,8月11日,中国房地产协会产业与市场研究专业委员会专门发布《2007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专项对今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上扬态势做系统分析。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表示,今后应加强包括出台物业税法、调整利率等在内的财税等市场调节手段。

   三大因素助推上半年楼价

  中房协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虽然摆脱了2005年来土地供应连续减少的局面,土地供应同比增长10%,但由于前两年基数较小,供应总量依然不足,一些企业在取得土地后,开发建设速度减缓,上半年全国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占同期土地购置面积比重68.4%,而占历年待开发土地面积比重仅40%,土地有效供应明显不足。

  与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上升10%相比,同期购置土地费用却同比上升高达28.6%。朱中一认为,这表明土地购买价格的上涨。单位土地面积开发成本明显加大,反映出拆迁安置费用的提高,和实行“招拍挂”后地价的上涨,而这一切终将反映到房价上。

  另一组形成对比的数据是,商品房供应增幅回落与需求显著上升的反差,供不应求的矛盾正在加剧。上半年除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6.4个百分点外,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竣工面积低了9.3个百分点。

  而相形之下,需求类指标增幅却强劲上升,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1.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3.8%,增幅同比提高了9.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9个百分点。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36.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9个百分点。

  行政干预适得其反

  在分析中国楼市快速上扬深层原因时,也有不少反思近两三年来政策宏观调控得失的声音。中房协报告认为,今年以来,房价普遍上涨,人们对某些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产生了疑虑。比如,套型90平米一下占70%以上的规定,与实际需求不一致。

  对此,朱中一表示,需求结构的变化主要与住房的价格有关,与硬性的指标关联不大。但靠行政的手段使需求适应供应结构的调整,难以达到目的。通过对北京、上海、深圳、天津4城市消费者调查,有70~80%的消费者选择了100平米以内户型,而对90平米户型的需求,深圳只有46%,上海仅37%。

  “对调整住房结构,政府应该多采取财税等经济的手段,这样收效会更大。”朱中一说,调控需要政府行政与市场机制两种手段互相结合。

  除了反思调控,中房协也对金融系统执行不到位提出了批评:银行没有严格执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条件,客观上支持了住房消费需求的增长。

  此外,朱中一还认为,近年来外资进入开发领域,虽然缓解了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增加了部分供应,但也增加了宏观经济调控与稳定房价的难度。

  物业税出台“越早越好”

  针对上半年市场发展现状,中房协报告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或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还可能出台一些新的调控措施。朱中一表示,物业税等财税金融手段、金融政策调整、土地市场治理、住房保障制度落实等均是未来调控的主要手段。

  对于万众关注的物业税何时出台,朱中一表示,目前是针对现有住房数量、还是人均面积大小等都还存在不同方案,“但就目前来看,迟早都要走这一步,早一点走更好。”(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