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保留城市华丽的颜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5:00 南方都市报

  深圳湾红树林,这块我国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惟一紧邻城市中心区的红树林生态湿地,被国内外生态专家称为“绿色珍珠”。这块最华丽的颜面在深圳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屡屡蒙尘,难耀其灿(见今日本报A35版)。要GDP还是要生态?在多年的相争中,保护区屡屡败下阵来。

  这是深圳为城市的成长付出的代价,也是这个城市生态理念成长的代价。所幸这样的代价换来的是从政府到民间整体环保意识的提高,今年年初,福田区宣布将与市里共同投资3亿元修复红树林,红树则在上月高票当选为第二市树,民间有了近百人的红树林志愿者队伍。然而这样的态势不等于红树林保护区拿到了最好的盔甲。上周,保护区管理局的研究员王勇军抛出了“沉积不除,红树林60年后将消失”的言论。而沉积最大的来源则是填海和土木工程所致,仍然多是政府所为,这边出巨资保护,那边仍在制造危机。如此惨烈的现实所呈现的,是环保意识的提高太缓慢,还是出手大方不过是叶公好龙而已?

  而令王勇军更为担心的是,17年前相关部门好心引进的海桑,因其扩张性的生长挤占了本地种的地盘,因此渐成祸害。稍有不慎,红树林就会成为空壳的花瓶,从“绿色的珍珠”变成绿色的草包,从深具生态价值的瑰宝沦为仅是养眼的景观花瓶。

  “是时候了,必须引起警惕了”,生物学专家的话或许也给政府提了个醒。拯救红树林是保留深圳最华丽的颜面,也为生长于斯的人们保留了都市丛林里最后的浪漫。

  □秦鸿雁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