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17年 又帮儿子创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5:11 厦门网-厦门晚报

  她创业17年,始终是小本生意,似乎永远都处在创业阶段。现在,儿子也想创业了,她打算帮他一把,拿出30万元让他试试。

  她跟着妈妈学到母爱的另一种含义

  洪妮的父亲是一位大学教师。她12岁时父亲去世,洪妮跟着母亲长大。因为生活所迫,母亲在厦大附近的一个缝纫组里打工,工作量很大。家里3个孩子要照顾,每天晚上,母亲把一些没有干完的针线活带回来。洪妮跟妈妈说:“让我做一些吧。”

  洪妮9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可没想到,对于缝纫,她好像很有天分。妈妈交给她的活,她干得又好又快。最后常常“使唤”她:“这个衣服你帮我做一下吧,那个也帮帮我。”自然而然地,小家成了个小作坊,洪妮做衣服开始收费,还带起了徒弟。17年前,她在厦大一条街开起了服装店,现在还在营业,是厦大一条街资格最老的老字号了。

  洪妮说,母亲对于她的教育是很随意的,让自己去发展,但母亲一直努力让家更好。在洪妮看来,母爱的一种诠释是:家好了,子女才会好。

  儿子高考,她买蛋糕进补

  儿子不吃,说太贵了

  因为对母爱的这种理解,洪妮拼命地工作。开业17年来,她的店只停业过一天,因为台风来了停水停电。一年365天,她天天忙着做衣服卖衣服,没有时间陪儿子。洪妮心里难过,又无法表达。

  儿子第二天就要考试了,她也不知道。儿子生日了,熬到晚上妈妈还没有任何表示,儿子会问:“妈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洪妮一脸疑惑,儿子爆发地叫:“今天是我生日。”眼圈都是红的。

  然后,洪妮会小心翼翼地记住儿子的生日,儿子爆发后的每一年,她都会给儿子准备蛋糕、生日礼物,“再也没有忘记过。”

  儿子读高中时,有一家糕点店在附近开张。洪妮想着,平时她没空帮儿子炖点营养汤,就给儿子买蛋糕吧。有一种蛋糕4块钱一个,洪妮觉得挺好吃,她就每天给儿子买一个,弥补心中的亏欠。吃了几天,儿子打听到了蛋糕的价钱,便不再吃了,洪妮买回来,他宁愿让蛋糕变坏也不吃。儿子说:“我吃了,你就要再买,那么贵的蛋糕不划算。”

  她觉得儿子能考上厦大挺神的

  有一次,儿子去给洪妮朋友的女儿补习。儿子腼腆,跟女孩子接触不太好意思,要求洪妮一起去。“儿子骑自行车,载不动我,我行动不便,得再找一个人陪我,就成了3个人去。”

  在朋友家,洪妮看到,朋友为女儿挤好牙膏,剥好桔子,说话不能大声,开电视得经过女儿允许。“这些我都没有替儿子做过。”

  洪妮家里空间小,为了给缝纫店增加空间,3间房子中间的门都被拆了。洪妮这边踩着缝纫机哒哒地响,那边儿子在噪音里捧着书本看。儿子考上厦大时,洪妮觉得儿子挺神的。

  洪妮便是在这样的愧疚中继续为儿子的未来挣钱铺路。

  儿子也爱上创业

  就当给了他一笔留学费用

  儿子现在广州开了餐饮店,生意做得非常红火,有200多号员工。“他现在是高端的管理,我还是最原始的。”洪妮很以儿子为荣。

  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厦门当地一个相当不错的进出口贸易公司,拿着不错的薪水。可干了3个月,他就想自己创业。洪妮对儿子说,不想工作就出国读书,她给他一年的学费,第二年开始自己打工挣钱。

  “儿子跟我说,让我把那一年的学费给他创业。”儿子拿着自己做的市场调查给洪妮看,做得非常细致,细致到他选择店面附近的汽车流量。洪妮说,儿子像朋友一样,理性地跟她分析利弊,信任她,“让我很感动。”

  但当时,洪妮并不是特别愿意儿子去创业,她创业几十年,懂得其中的艰辛,但又不忍打断儿子的创业梦想。“我就把一年的学费30万元给他了,让他去创业,如果他成功了,他也高兴,如果他失败了,我就用30万买他回头。”

  儿子开了第一家店,挺红火,可第二家店开的时候碰上非典,加上其他的原因,生意陷入低潮。洪妮虽然生意兴隆,但儿子创业时,除了答应给他启动资金30万外,并没给儿子其他承诺。

  “他一直表现出非常自信,他不向我要钱,他只是说他肯定会成功的。”儿子的店发不出工资,要是不做了,加盟费要不回来。为了儿子的梦想,洪妮再次向儿子伸出了援助之手,义无反顾地当起了儿子的后备力量。“只要他有信心,我就信任他。”

  文/记者 周湘瑜 实习生 黄文水图/刘罡

  主办:市委文明办 市妇联 厦门晚报冠名赞助:厦门福第食品有限公司特约赞助:厦门金利港进口漆折扣店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