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退市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5:12 厦门网-厦门晚报

  今年7月份,保监会网站上公布了厦门一保险中介代理公司退市的消息,这家公司是去年新设的。

  从去年年初到现在,包括保险代理、保险公估机构在内,厦门已经有数家保险中介机构退出市场。截至今年6月底,上半年全国已有79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退出市场。而去年同期,全国也有118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停止经营。

  虽然进入和退出机制的完善是中介市场成熟的标志,但每年、每季有这么多企业退出,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中介机构的生存不易。

  “保险中介的业务越来越难做,每个月看到那么多中介退市,挺心寒的。设身处地想一想:这些人退出也是无奈之举啊。”厦门一家保险代理公司经理这样说。

  “挂单”——违规行为救不了保险中介

  一家保险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代理公司不得已实行的一些违规行为,使得整个中介市场更加混乱,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充当“挂单”渠道。

  什么叫“挂单”呢?记者了解到,通过中介渠道销售出去的保单,按规定,保险公司应该支付手续费给渠道中介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介公司经理跟记者说,现在,很多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人员为了私自截留一部分手续费,明明没有通过中介渠道来销售,却找正式的保险代理公司“挂单”,把业务量全部都记在代理公司名下。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这位中介公司经理告诉记者,很多中介公司为了短期内扩大业务量,采取的就是这种办法。由于保险公司要给保险中介一部分手续费,很多中介公司就拿出这部分手续费中的一部分付给业务员。而且,在中介公司挂单,业务员拿到佣金的时间要比在保险公司快。

  将手续费返还给业务员已经是圈里的规矩了。几家代理公司的经理说:“如果这个钱交给保险公司,那算是商业贿赂,而给业务员,无非是损失一些利润,没有什么。”

  上述保险代理公司负责人透露,由于不少代理公司至今仍处在亏损状态,因此愿意充当业务员“报销”通道的不在少数,一般代理公司可以因此也拿到2%~3%的佣金,但是这样的佣金实在是“杯水车薪”。很多保险代理公司依靠这样的佣金也难以为继。一家保险中介公司经理说:“别看某某保险代理的保费规模很大,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挂单”的。”

  寿险业务难做,中介多数只有车险“一条腿”

  “现在多数单子是财险也就是车险业务。”厦门一规模较大的保险中介商说,他们公司一年的保费里,来自寿险业务的只占不到5%,另几家记者采访的企业也是同样的情况,记者采访到的几家企业里,寿险占比最高的也不过10%。

  业内有消息称,一家专门做寿险业务的保险代理公司,目前有退出的可能。一位保险代理公司的经理说,这家公司颇看不惯车险营销中的返佣现象,坚持做寿险业务。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人寿保险公司之所以不愿把业务交给保险中介来做,是因为许多保险公司没有建立分渠道的营销策略,直销渠道与中介渠道存在相互竞争,“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目前保险代理机构开展的业务与其他渠道相比,并没有明显差异。”

  保险中介和保险公司合作,要回归保险代理的本质。保险公司要处理各种渠道之间的关系,根据目标客户和产品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渠道,防止渠道冲突,并建立有效的渠道激励政策,防止同一公司内不同的渠道对同一业务产生不同的报价。

  不仅如此,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也不愿把寿险单子挂到中介去,原因是他们在保险公司还能拿到不菲的续佣费用。

  人才专业化程度低

  专业程度低也是困扰厦门保险中介的一大顽症。 截至2007年3月底,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厦门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3家,从业人员322人。

  目前,厦门各大保险公司代理人的持证率早就达到了100%,保险中介持证率则相对偏低,其中,代理公司的持证率为88%,经纪公司持证率只有37%;公估公司持证率仅34%。这表明,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够。

  “不是我们不想要人才过来,实在是有些困难。”一家保险中介公司的经理说,产险业务员喜欢“挂单”,寿险业务员不愿放弃保险公司肥厚的“续佣奖励”,这些在保险行业混迹多年的“老人们”,都不愿跳到保险中介来。

  以往,保险中介公司员工的学历也不高,一些大学本科毕业生不想进。好在如今情况有所变化,“今年我们就招收了2个厦门大学保险系的本科生,还有一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学生。”厦门天地安保险代理公司的张经理很满意今年在人才引进上的变化。

  但是能像天地安保险这样揽才的毕竟还是少数。我市另外一家保险代理公司的经理,既对天地安表示羡慕,又对自己公司找不到高学历人才表示无奈。

  代理求变,能否有转机还难说

  一些保险代理公司已经开始了新的尝试。

  在厦门,不少保险代理机构打出了“车险销售、维护、理赔一条龙服务”的口号。厦门祥安保险代理公司则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网上保险超市,市民可在网上挑选自己心仪的保险产品,然后打电话给代理公司购买,这家公司还推出了保险VIP卡,这张卡可以在很多洗车点享受优惠。

  现在搞得最红火的,还是厦门天地安保险代理公司,这家公司的机构设置完全按保险公司的一套来。这家公司的保费规模在今年有了大幅攀升,上半年的保费为4000万元左右,如果和产险公司一起排名的话,在厦门排第四。最近他们也推出了网上保险业务,“经过几个月的运行,现在每个月在网上收到的保费已经有40万元左右。”

  这些举措能否带来转机?不少保险中介人士对此都有点悲观。他们说,消费者对保险中介机构的认同感仍然偏低,同时,一些保险公司还在探索像门店式直销、区域拓展销售等销售方式,以此降低人们对保险中介的依赖,这让保险中介备感尴尬。

  “车险销售、维护、理赔一条龙服务”实际执行时的不到位,也让一些公司担心“做坏了自己的品牌,甚至可能给整个中介机构的形象抹黑”。据了解,售出保单后真正能做好后续服务的公司并不多见,而且,很多后台服务是保险公司完成的,“一旦保险公司理赔做得不好”,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记者 张海军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