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一家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5:20 北京晚报

  

“鸟巢”一家人

  

“鸟巢”一家人

  编者按

  今晨,我们把一组关于“鸟巢”工地焊工的图片报道最终编辑完成,并呈献给读者。它们由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两位大二在校生李宁和朱昱耗时两年跟踪拍摄,让人们了解这些默默无闻的奥运建设者的故事。

  由此,本版将从今天开始,不定期推出奥运系列专题报道。

  本专栏将以密集亮相的奥运大事件为背景,通过解读幕后鲜为人知的人、事、情,通过视觉途径为您展示一个更加丰满的奥运。如果您拍摄了与奥运有关的人和事,如果您知晓感动人心的奥运情,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和您一道去展现他们的身影和足迹,为他们喝彩。

  对于年近不惑的李安明来说,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在整个北京城恐怕没有多少人比他更有发言权。

  2007年1月,北京国家体育场工地。李安明使劲拽了拽身上的安全带,然后便迅速消失在银色的钢铁丛林之中。不大会儿的工夫,一个“黑点儿”出现在空中……

  蹲在数十米高的空中钢梁上,将一个个焊点焊接完成,就这样日复一日,李安明在鸟巢的工地上干了一年多时间。由他负责的工作面在鸟巢顶部的边缘,工作时经常半个身子悬在空中,身上那根直径3厘米的安全绳就是他的“命根子”。

  从早晨7点吃完饭上工到下午五点下班,中间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因为8小时的工作制,李安明有更多的精力打理自己的业余时间而不是倒头便睡。读书看报,打牌逛街,外加一台百十块钱的二手电视机,李安明在异乡的日子倒也过得"五光十色"。

  作为队里手艺拔尖儿的技术工人,尽管来自江南水乡的他对北国的冬天多少有些不适应,而每天在几十米高的钢梁上"手舞足蹈"的工作让人看上去也有些眼晕,但包吃包住,每月足额按时发放的3000元薪水,还有未来能从这里带回老家的关于北京奥运的谈资让李安明"累并快乐着"。

  过年回家,看着亲戚家气派的小楼,李安明决心留在老家将自己住了三十年的旧房子推倒重来。揣着好几万块从鸟巢工地得来的报酬,李安明底气十足。而对于这个决定,李安明的子女格外开心。

  "我为你筑巢,你帮我盖房",李安明的日子冬去春来。

  李宁朱昱摄影报道B128

  图1为:没有几个人能以这种视角欣赏雄伟的鸟巢。在距地面60米高的工作面上,天天与之为伍的李安明还是会在工作间隙多看上它几眼。

  图2为:多年和钢结构打交道,李安明对高空作业习以为常。通过劳动让一家四口过上好日子,“天上”的李安明如履平地。

  图3为:趁着公休日,李安明(左二)带着几个头次来京的工友逛了趟天安门。在新人眼里,这位老乡俨然一个“老北京”。

  图4为:李安明在“鸟巢”的工友,老乡居多。操着家乡话,侃着老家事,他的生活挺热闹。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