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00元买到5000份车主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6:00 新民晚报

  本报记者徐轶汝

  新房钥匙刚到手,中介公司询问是否卖房的电话就来了;小宝宝还没出生,奶粉商、胎毛笔商就来电预约。究竟是谁在拿个人隐私做交易?有一些读者向本报反映:专业的信息公司在做私人信息的收集和买卖。为了搞清真相,记者辗转联系到一位知情者,最终通过他,与一家信息公司做成一笔交易,花了400元买到5000份上海车主的信息。

  信息公司大都不正规

  小曹就职于一家咨询公司,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会接触一些信息公司的业务员。他们会向小曹“推销”一些名单,用于市场调查。

  据小曹说,信息公司是最近五六年冒出来的,大部分都是没有营业执照的私人作坊,有执照的也只是“皮包公司”。信息公司得到一份名单后,只要有人想买,就不限次数地转手卖出,利润可观。由于门槛很低,近来,信息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会有买家撇开信息公司,直接去找卖家。于是,信息公司的老板就要求业务员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交际能力,能取得“信息来源者”的信任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稳定的业务量。

  3类信息最“吃香”

  通常情况下,只有客户提出要求,信息公司才会行动,这样能保证信息有人买,不会做无用功。不过,如今有3类信息,是各信息公司的“必争之地”。

  ■新楼盘业主

  这是中介、装修公司的最爱。刚刚交房的新楼盘业主名单是最抢手的,此时业主还没有产生抗拒心理,成功率比较高。反之,名单被“扫”过一遍后就大大贬值。为了第一时间得到这类名单,信息公司早在开盘时就已经和开发商中的关键人物接触,他们不会去找售楼小姐,因为这些人流动性大,名单准确度无法保证。只有绝对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卖出好价钱。

  ■新生婴儿

  产妇们都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宝宝还没出生就招来了奶粉商和胎毛笔商;出生之后,婴儿摄影机构的电话总能掐准时间,提醒你何时该拍满月照、何时该拍周岁照了;接着,保险公司、早教机构纷至沓来。和业主名单不同的是,婴儿名单不会“贬值”,随着小宝宝的长大,永远会有商家、保险、教育机构找上门来。至于名单的提供者,主要是医院内部人士。

  ■私车车主

  属于比较“保值”的名单,来源主要是汽车经销商和车辆管理部门。买得起车的人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因而除了汽车维修店之外,高尔夫球俱乐部、高档会所、人寿保险、车友俱乐部、保健品、高端礼品、会议等各种业务都会找上门。此外,各银行VIP卡用户、老板或经理人、高档俱乐部会员名单等也因为同样的理由受到青睐。

  买卖都是地下交易

  信息公司获取名单的方法十分原始——利诱关键人员。对于内部人员泄密,开发商、物业、医院等都是严格禁止的。“为了这么点小利,没必要冒风险买卖业主信息。”同时,没有哪家高档俱乐部愿意把会员名单透露给竞争对手。然而,地下交易防不胜防。

  永懋置业销售部的负责人曾多次接到业主投诉,为此特地在员工条例中写明,如果泄露业主信息,会受到相应惩处。但是,在利益驱动下,仍有人敢于顶风作案,甚至不排除管理文档的员工疏忽大意没有锁上抽屉,资料被窃取复印的可能。而在信息泄露之后,再查找责任人,会遇到取证难的问题。

  打包开价双方协商

  买卖信息过程中的定价直接影响到信息公司的利润。起初,名单买卖以“份”为单位;但之后信息公司发现,获取50份和100份信息的成本差不多,便改成打包开价。如一个楼盘或一段时间内一家医院的新生儿等。开出的价格也会随市场需求、紧俏程度、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比如同样数量的别墅业主名单,价格肯定高于普通住宅业主名单。当然,双方也可协商定价。

  评论07082110301

  【焦点关注】法律监管有空白

  令人遗憾的是,对于个人信息买卖的行为,目前法律上尚无具体适用的条款,从行政上处罚几乎不可能。但是,信息公司有偿出售名单,的确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可以从个人角度进行主张。不过,这当中存在2大障碍。

  新华律师事务所的连晏杰律师表示,首先,被骚扰者无法预知自己的信息会被泄露,事后再取证,难度很大。因为在信息买卖过程中,不会留下任何交易证明或者合约,电子邮件加银行汇款,也省去了双方见面的过程。其次,除了精神上受到侵害之外,被骚扰者不会遇到太大的威胁,也就不太可能得到实质性的赔偿,为此花去一大笔诉讼费,显然不划算。利用名单设置“车辆购置税”骗局属于诈骗,另当别论。

  不少有识之士呼吁,国家应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严厉制裁各类“泄密”行为。还有人认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在个人信息保护上所应履行的责任和违约后的处罚,利用《合同法》加以约束,但这同样会遇到事后取证难的问题。

  【焦点调查】买来的所有信息都准确

  不久前,本报曾报道过“汽车购置税退税”骗局,就是因为骗子能准确说出车主的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才会骗取车主的信任,利用转账将银行卡中的钱款一扫而空。骗局能够得逞,与车主信息被泄露有着直接关系。当时就有读者怀疑,这是信息公司在助纣为虐。

  7万多份上海经理的信息只要200元

  记者在小曹的帮助下,与一位王先生取得了联系。他手头上有全国各大城市车主的信息。

  王先生的生意做得挺大,还专门开了个网站,详细罗列了各类信息的价格,如25万份上海车主信息价格为1800元。其中最便宜的是7万多份上海经理的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公司名称、地址、注册资金、主营业务等,只要200元。

  有的信息来自“正规渠道”

  记者称只想买闵行、徐汇两区的车主信息。王先生说,买两个区的不行,“没空帮你分啊!”接着话锋一转,向记者推销另一种车主信息:“网上这种信息没有车牌号码,所以便宜,我们有带车牌的信息。”经过讨价还价,最后王先生答应,400元卖给记者5000份带车牌的车主信息。为了证明信息的权威性,他还透露,没有车牌的信息大多是从汽车经销商那里得到的,有车牌的信息是从所谓“正规渠道”来的。

  400元现金汇入王先生提供的农行账户之后,3份Excel文件就出现在记者的电子邮箱中。这些车主信息十分详细,不但包括姓名、电话、地址、车牌、品牌车型等基本信息,连购车时间、地点、车辆出厂日期、排量、颜色都一应俱全。记者随即抽取了3个车主致电验证,所有信息都准确。

  

花400元买到5000份车主信息
新民图表罗杰;楼文彪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