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侃大山”的父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7:22 红网

  我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父亲58岁。老来得子,高兴得他逢人便说:“我那二儿子,那可真叫能嘞,满月就会翻身。”到底我会不会翻身没人去验证,倒是我的到来让父亲尝遍了世间的苦辣酸甜,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父亲性格开朗,心直口快,人送外号“大老侃”。小时候,父亲每天忙完生产队农活,就喜欢把我扛在肩头去人多的地方“侃大山”,喜欢在人前炫耀炫耀他的宝贝儿子。

  有一次,父亲和村里人闲聊,聊来聊去不知怎么就聊到我身上,父亲自然是眉飞色舞,他说:“俺这儿子聪明得很,三岁就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村民自然不相信,老爷子这下来劲了,“儿子,来给大爷大叔们唱一个。”我小时候也是个“人来疯”,听见父亲的招呼就人模人样地表演起来,“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一曲唱罢响起一片掌声。这时候,父亲说:“我儿子像不像一个人?”大伙儿忙问:“像谁呀?”“像不像咱们的林副主席?”父亲说,“你们看俺这眉毛、鼻子和嘴,嘿!别说还真像!赶明儿个咱长大了去接林副主席的班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那个年代,父亲的一句玩笑话却遭来一场横祸,被扣上“攻击国家领导人,现行反革命”的罪名斗来斗去,把父亲折磨的几次要寻短见。

  “文化大革命”后期,生产队每次出工要敲出工钟,钟就挂在我家门前的歪脖子老榆树上。有一次,出工的钟声响起,父亲听见“叮叮当当”的钟声说了一句:“这日子过得像这钟声一样--穷光穷光的。”第二天,队长敲钟时我在树下玩,就脱口而出“穷光穷光”的。队长就问:“谁教你这样说的?”我天真地说:“我爹呀!”第二天,就因为我的这句话,父亲又遭到一场批斗。

  粉碎“四人帮”以后,父亲得到平反。因为父亲是老革命,每年民政部门都给予他一定的照顾,父亲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整天抱着他的收音机又和村里老人乐呵呵地侃起了大山。父亲最佩服邓小平,说没有邓小平他就没有今天。父亲80多岁时,耳不聋眼不花,自己还能骑车到10多里外的县城去玩。父亲85岁那年腿不行了,我怕父亲无聊,忙完工作时总要带上儿子和父亲聊天,这时父亲总会说:“我可以啊,托了邓主席的福,现在还有孙子陪我聊天,就是走了也能走个好时辰啊!”

  第二年过完春节,父亲走了,走得很安详。那一天,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

稿源:红网 作者:李杰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