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稿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7:34 红网

  每周星期一上午,邮递员一来我便习惯地从一大堆报纸挑出《郴州日报》周末版,由于路途遥远,我们这里无法读到真正的“新闻”,只能把“旧闻”当新闻。但周末版就没了“旧闻”的苦涩感,即使事隔一月,也能感觉到她风韵犹存。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也隔三差五有点小故事见诸其中。

  拜读8月11日《故事版》的《稿费》一文,心中涌起阵阵涟漪。主人翁能跨跃时间,笔耕不辍令我佩服且不说,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生活在今天的我却还在演绎着那昨天的故事。

  以前,工作在边远的农村派出所,由于村民的纯朴或曰我们的综合治理搞得好,辖区的社会治安蛮不错,因此我们也还算轻闲。尽管没有什么骇世大案发生,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还是会有的,而且有时还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小事。于是,我便把它悄悄写下来,通过邮箱发到报社。原本纯属好玩,却偶尔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名字见诸报端。不久,便会有五块、八块的汇款单飘零到我桌子上。由于备注栏里会写明是何时的稿费,同事们要我请客庆贺的玩笑也常会发生,要是真请客时每人一支雪糕或一个棒棒糖就可以实现得了。

  或许,是因为我喜欢涂鸦画鸦,被领导看到了。今年2月份,局里人事变动时,一纸调令将我调到政工室。自然,生产“豆腐块”成了我的主业。为了避免每个月市局对外宣传通报时排到十一位,我竭尽全力地找新闻索材写,有时也不惜笔墨写些千字以上通讯类的。也许是编辑们为了鼓励我多写,我的名字见诸报端的频率明显加大。

  8月9日,邮递员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手里扬着几张汇款单要我签字,因为没任何其它人会在这个时候给我汇款,我料定是报社汇来的。我接过汇款单定睛一看,果真是4月、5月的稿酬,再细看汇款金额,我感觉顿时心跳加速,我的天,竞有一张近百元的汇款单。以前,常有朋友问我能得多少稿费,我总是摇摇头说没有,如果那“五块、八块”也称作稿费,那太寒碜了。我心里自然十分高兴,感觉这才是我“第一笔”真正的稿费。在办公室里,我不好意思张扬,只是心里偷着乐,决定庆祝一翻。中午一下班,我就急冲冲地来到菜市场。说出来,也许难以置信。自打肉价不断翻升后,原本非常喜欢吃肉我已经有2个月不敢问津猪肉市场了。每个月扣除800元贷款本息后,我的工资所剩无几。保姆的工资、孩子的奶粉、人情应酬以及其他必需的生活消费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与妻子不得不精打细算,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分用,稍有不周便会寅吃卯粮,面对不断不涨的物价,我们只得尽量降低生活标准。十五块一斤的猪肉,对我来说只能“望梅止渴”了。但当我怀揣着那令兴奋的“第一笔”稿费来到菜市场,我变得大方起来,毫不犹豫的来到肉摊前,要了两斤上乘的五花肉,然后又买了一些平日里很少买却喜欢吃的菜才回家。保姆见我一改往日的节约,问我是不是要招待重要客人,我笑着摇了摇头。妻子中午不回家吃饭,我的庆祝仪式只能在晚上举行。下午下班回到家后,我便系上围裙下到厨房亲自打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红烧肉、清蒸鱼、水煮牛肉等一一上桌。妻子回到家看到餐桌上的丰盛的菜肴,不解地问:“有客人来了?”我笑笑说:“你是最重要的客人!”妻子端起了久违的酒杯,从不沾酒的我也破例喝了一杯啤酒。

  入夜,我久久没能入睡。

稿源:红网 作者:黄平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