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翔小笼"有望成中国首个小吃类国家级非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18:17 中国新闻网

  

上海"南翔小笼"有望成中国首个小吃类国家级非遗

  南翔小笼1995年被上海认定为“中华名特小吃”,1998年又被国内贸易部认定为“中华名小吃”。中新社发 黄冬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上海8月21日电 题:“南翔小笼”香飘海外

  作者嘉支

  小笼虽小,滋味十足,南翔小笼,香飘海外。著名的上海名吃“南翔小笼”,将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小吃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的“小笼文化”也正在从申城悄悄地走向世界。

  美味小笼有名堂

  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上海名吃“南翔小笼”,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已被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列入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申报成功,“南翔小笼”将成为中国首个小吃类的国家级“非遗”。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南翔小笼文化研讨会”上得到的讯息。

  一位制作“南翔小笼”的老师傅告诉记者,南翔小笼馒头原名南翔大肉馒头。由于方言的关系,这种特别的“馒头”并不同于北方的“馒头”,而是一种小小的包子;又由于其用文火和小笼来蒸制,所以上海人又称其为“南翔小笼包”。历经岁月的沧桑,如今的南翔小笼已是中国食品史上一种享誉中外的精美点心。

  香飘海外名气大

  南翔小笼,是上海乃至中国内地家喻户晓的美味点心。作为上海小吃的代表,南翔小笼以皮薄、馅大、汁多、味鲜、形美,令人为之垂涎。

  小笼包虽小含义深。据记者介绍,名闻遐迩的南翔小笼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不仅享誉中国内地,在海外华人中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此外,南翔小笼有着十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已经是公众认可的一张上海城市名片。

  中国旅游协会常务理事王大悟在此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必须要有市场的支撑。“南翔小笼”还得在馅料品种、制作标准、产业规模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小笼文化响四方

  一场以“小笼,让生活更滋味”为主题的“二○○七上海南翔小笼文化展”,也将下个月在南翔小笼发源地——千年古镇南翔激情上演。

  据上海南翔小笼文化展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届南翔小笼文化展将分“古镇风韵、记忆南翔”,“古镇风华、人文南翔”,“古镇风采、商贸南翔”三大板块。期间,将举办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开幕式、南翔小笼制作擂台赛、千年古镇南翔文化风情一日游、知名小吃(一条街)展示、南翔小笼文化研讨会、南翔戏曲庙会、上海古猗园竹文化艺术节、二○○七上海南翔投资高峰论坛等。届时来自海内外的游客们将在有看、有听、有玩、有吃、有买中了解南翔小笼文化,融入古镇南翔。完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