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水葱前晃一圈 生活污水黑"发"转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4:2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之一的“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专项正式启动,作为该专项“重头戏”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与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试点)项目,将在温江区、双流县等区(市)县的4个项目中进行试点示范。

   错位治污试点 解决水体污染不同“症结”

  据悉,此次入选的试点示范“梯队”,涵盖了我市水体污染中存在的不同“症结”。入选项目包括双流县“农村面源污染与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科技示范工程”、温江区“天星养殖园畜禽(猪)粪便处理技术集成与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试点)工程”,以及彭州市、新都区实施的另外2个项目,“根据面源污染的不同情况,我们进行了错位选择,4个项目分别涵盖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与农业循环经济综合示范、集中养殖园区示范,以及规模化养猪场、养鸡场示范。”昨日,市科技局社会发展与科普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此次启动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与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试点)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今年起,市科技局将在两年内投入320万元,对4个重点项目予以支持。记者了解到,此次项目采取了当地政府、示范(试点)单位、技术依托单位三方联合的模式,进行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前沿科技与实际操作的“无缝衔接”。此次试点示范“梯队”的模式,将因地制宜地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环保养殖园区 粪便“变身”生物有机肥

  “避免小而散的养殖模式,全区规划设立了禁养区、限制养殖区、规划养殖区,养殖户都将进入统一规划的环保养殖园区。”一边是畜禽养殖源源不断产生的排泄物,一边则是变废为宝的“变戏法”,昨日,在位于温江区寿安镇的环保养殖园区现场,温江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引入了拥有国家“863计划”支持的技术型企业入驻,在超大型储存车间、高温发酵的自动化室里“走一转”,经过粪便微生物发酵、分子降解等程序,养殖园区的畜禽粪便,最终“变身”生物有机肥,实现100%的消化。

  “目前,园区每年能将10万立方米畜禽粪便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计划3年内,这个数字将扩大到40万立方米。”据了解,整个循环经济链的搭建,还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实现10%以上增长,园区企业利润也将增长20%以上。

  据介绍,除了在养殖园区内部建立小循环链之外,环保养殖园区还将同时搭建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构建以生物有机肥工程为主和以沼气工程为辅的中循环链,实现区内物质流、能源流的闭循环。

   湿地生态系统 “吃”进污水“吐”出清水

  污水经过固液沉淀分离、氧化发酵,再经由芦苇等水生植物“消化”……整个流程“走”一圈下来,生活废水竟变成了可以达标排放的清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据了解,作为4个项目之一的双流县“农村面源污染与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将在该县6个重点示范村、6个核心示范村,建起700余个示范点。

  “目前,很多农民聚居地、农家乐大户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排入河,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相当大,农村湿地生态系统就在于解决这个‘顽疾’,而且成本不高,大约在1000元左右。”农村湿地生态系统如何运作?昨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活污水先进入格栅进行固液分离、除油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兼氧微生物的消化与反消化进行发酵,流入种植了芦苇、水葱等植被的人工湿地进行“新陈代谢”地吸收、转化。据了解,人工湿地系统主要是通过植物根系吸附,达到降解污染物的效果,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任何额外附加费用,这样一来,老百姓就很容易接受,更利于推广。

  本报记者 缪琴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