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程工棚里装上千台空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4:41 今日早报

  重点工程工棚里装上千台空调

  杭州一线民工大热天晚上也能美美睡觉

  □实习生 王琪 景艳 本报记者 钟黎明

  河道整治、“两口两线”、运河综保、钱江新城……截至8月20日,只要是杭州市范围内由政府财政投资的重点工程,其民工宿舍都如期装上了空调。每天中午或者晚上收工后,民工兄弟们都可在工棚里美美睡一觉。

  负责运河二期小河直街三标段工程的傅祝明经理说,今年夏天杭州的高温创了纪录,他在工地上跑了30多年,民工工棚里装空调,他是头一次碰上。

  空调进工棚头一回看到

  8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记者走进傅祝明的办公室,一股浓重的中药味扑鼻而来。傅祝明指指桌子中间一大包中药说,这是“六月霜”,防暑的,每天在开水箱里放一点,今年入夏以来工人们已吃掉十多包。

  作为运河二期重要项目之一,小河直街工程于今年6月底进场施工,按计划必须9月底完工。傅祝明带着150多个民工兄弟如期进场,吃住睡就在工地边的一块毛地上。

  下午2点半左右,记者走进东阳木工周春风的宿舍,他正跟老乡研究图纸,墙上的空调打开着。这里共有25间民工宿舍,每间20多平方米住8人,几乎都已装上了空调。

  周春风告诉记者,工地给大家装了空调后,由自己调节温度,“不敢打太低,怕着凉”。他来杭州已十多年,干过好多工程,从来没享受过这样的空调待遇。

  看着现在的民工宿舍,跑了30多年工地的傅祝明感慨地说:“我出道时,住的都是油毛毡、毛竹片搭的工棚,连床也是毛竹排子,一到夏天,不仅热,蚊子也很多。1984年我们在省委团校做工程,下了一场大暴雨,工棚里积水达四五十公分,毛竹床都漂了起来。”

  像小河直街三标段这样的“清凉工棚”杭州还不止一处。记者昨日从杭州市建委了解到,只要是杭州市范围内由政府财政投资的重点工程,包括“两口两线”、“两纵三横”道路整治、河道整治、运河综保、钱江新城、地铁建设等,截至8月20日,它们的民工宿舍都如期装上了空调,安装空调总数1000余台,每台空调均有财政补贴600元。

  对民工的关爱一次比一次细致

  今年5月至8月初,杭州市建委连发三文,中心词都是“高温”和“安全”。一开始是“确保宿舍基本的通风降温条件”,后来是“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中午11点到下午3点期间应暂停在阳光直射下作业,达到38摄氏度时,原则上停工”,再后来是“要求各工地改善民工伙食,为民工提供清爽可口的饭菜,杭州市范围内由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民工宿舍在8月20日前必须全部安装空调”。

  “关注民工的工作,杭州一直在做。”杭州市建委工程处处长裘新谷说,“给民工宿舍装空调,在许多人看来是件新鲜事,其实这只是关爱民工的一个缩影。装空调,不仅是为了保障高温下民工正常休息,更是政府的一种倡导行为,以引成全社会关爱民工的风气。”

  近年来杭州城市建设稳步发展,从城区道路整治到跨江大桥建设、钱江新城建设,以及打造城市快速路网、兴建地铁等,每年都有大工程,每年都有大批的省内外民工兄弟来杭。目前仅杭州六城区(上城、下城、西湖、拱墅、江干、滨江)就有3000多个工地,而整个杭州地区(包括下属各县、市)共有大小工地8000余个,建筑工人30余万人。在这个庞大的建筑群体中,很少有杭州本地人,绝大多数来自四川、河南、湖南、湖北、陕西、安徽等外省。

  近年来,杭州市对建筑工人权益的保障,做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最大一项就是“清欠运动”。此外,目前杭州市区的工地,大多数都建立了民工学校,这是一种专门为民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安全和法律知识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关爱民工凸显企业管理进步

  今年高温期间,杭州各大工地纷纷调整作业时间,基本上保证工人在中午11点至下午3点能停工休息。7月26日至8月6日,杭州气温连续数日超过38摄氏度,中铁二十二局留石快速路B标段项目部要求工人上午9点半至下午4点之间休息;为不延误工期,项目部又招了八九十个工人,然后把所有工人分成两班,轮班轮休。

  给民工宿舍装空调、让民工午休、多招人实行轮班制,民工在高温期间的工资又一分不能少,这些动作都在加大建设和施工单位的用人成本,这样做为什么?中铁二十二局常务副经理郑伟劲说,天气热,工人的效率难免下降,精神也不如平时集中,危险系数也提高了,像钢筋焊接、模板制模这些工作,你一晕乎,桥梁质量就会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让工人休息好,只有身体好,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好。

  给民工装空调,杭州一些论坛上,网友纷纷表示支持。有网友评论,舍得花钱,投资于民工在高温酷暑下的生活,凸显了企业管理的进步。

  让高温下的民工感到“清凉”

  让检查人员尴尬的是,目前尚没一部切合当下实际情况、保护劳动者高温下作业权益的常规性法律。惟一一部“高温劳动保护”规章,是1960年7月1日由国家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而该规定只是针对冶金等特殊高温行业,对于自然气候引起的室外高温下能否放假、如何补助、应采取何种劳动保护措施,却没有规定或者很模糊。

  1991年,国家对原来的高温补贴标准稍作调整,但此后十几年间,一直没明确规定企业要以货币形式支付防暑降温费。

  面对高温,面对相对弱势的民工兄弟,杭州今年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政策,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也同样是由地方政府出台临时政策,来保障民工群体的利益。这些政策只规定了防暑降温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防暑降温技术措施、保健措施和组织措施,却无法规定任何法律责任。即使企业不遵守,它也难以追究其法律责任。所以在此次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对个别的违规企业也只能是劝导。

  业内人士认为,要真正让高温下的民工感到“清凉”,关键还是要从法律的高度作出相应规定,用法律保障民工的权益才是最有力的。(2210301)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