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重担扛到自己肩上——记灵宝市中州汽轮机厂民兵排长张增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4:43 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李宜鹏

  本报通讯员张赞平

  1.88米的身高,将近100公斤的体重,还有十多年军旅生涯的锻炼。灵宝市中州汽轮机厂保卫处警卫队长、灵宝市民兵应急排排长——42岁的张增全是那种站在人堆儿里一眼就能被看见的人。

  7月29日至30日,卢氏县遭受了罕见的特大暴雨和山洪灾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灾情十分严重。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灵宝市决定派一支200人的民兵抢险救灾队伍前往卢氏灾区参加抢险救灾,张增全所在的民兵应急排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支。8月1日凌晨2时30分左右,正在睡梦中的张增全接到灵宝市人武部的命令,要求他带领他的民兵应急排20名民兵务必于5时30分前到指定地点集结,去卢氏县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命令刻不容缓!因是凌晨2点多钟,张增全打出租车到民兵家中,亲自将命令传达给每一个队员。在张增全的组织下,他带领的20名民兵抢险队员准时赶到集结地。在集结地,他对民兵队员进行了思想动员,全体队员士气高昂,准备出发。

  8月2日中午11时许,在经过近5个小时的艰难行进之后,他们到达卢氏县五里川镇。顾不上休息,他们每人只干吃两包方便面就投入到救灾行动之中。他们的任务是为受灾最严重的汤河乡群众运送急需的面粉、帐篷、被褥等救灾物资。

  从五里川到汤河有近30公里路程,路面全部被毁,只能靠人扛肩背,才能将救灾物资送达。张增全率先扛起了分量最重的帐篷,带领民兵队员向灾区进发。炎热天气,山路崎岖,路面湿滑,有时还需蹚水过河。途中他几次摔倒,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重达三四十公斤的帐篷把他的肩膀都给磨破了。大家劝他休息,张增全说:“和灾区群众相比,这点伤算啥,不能休息!灾民们正等着咱们呢。”

  经过近6个小时的艰难跋涉,8月2日下午5时,20名民兵队员在他的带领下,将4顶帐篷、25袋面粉、10床棉被送到了汤河乡河口村灾民手中,这是当地群众灾后收到的第一批救援物资。村民黄某接到救灾物资后拉着张增全的手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晚上,在他们住的五里川学校,张增全站的是第一班岗。因为他们睡的是光板床,既没铺的也没盖的,山里晚上气温低,队员们到凌晨三四点全都冻醒了,张增全冻得感冒发烧了,可他还是安慰队友要克服困难。

  8月3日,张增全不顾自己的病情,又带领民兵队员向20公里以外的狮子坪乡运送救灾物资。这次的任务更艰巨,翻山越岭,路途遥远不说,山上还随时可能有险情发生。山体滑坡,道路塌方就在身边,炎热的天气更是加剧了救灾队员们身体的疲劳,张增全又一次勇敢地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不断地给大家鼓劲,还跑前跑后帮助落后的队友。经过六七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又一次圆满地完成了向狮子坪乡灾区运送3顶帐篷、15袋面粉、20箱方便面的救灾任务。

  张增全的队友、也是工友周洪生说:“张增全是我们厂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工作能力强,群众评价高,我们之所以出色地完成这次救灾任务,与他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②8

  来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