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戏外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4:43 大河网-河南日报

  

《井冈山》戏外的故事
36集大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井冈山》,已经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完,然而这部电视剧讲述的动人故事,依然萦绕在亿万观众的心中。日前,这部电视剧的总制片人、编剧、国家一级编剧、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艺术指导邵钧林讲述了《井冈山》戏外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创作观念新突破

  邵钧林创作过《虎踞钟山》《DA师》《沙场点兵》《追日》等军旅电视剧和大型话剧作品。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央电视台决定拍摄一部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反映井冈山斗争、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井冈山》。2006年3月,他受央视邀请,开始了《井冈山》剧本的创作。该剧是一部以毛泽东为主要角色的作品,剧中出现了大量我党早期领导人形象,仅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108个。

  邵钧林说,《井冈山》摄制完成后送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领导小组审片时获得充分肯定。领导小组评价认为,该剧完整、全面地反映井冈山斗争历史,使其中包含的思想和内容得到饱满的呈现,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且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观念上有新的突破。

  《井冈山》第一次写了毛泽东和朱德、陈毅三人之间同志式的争论和友谊;第一次写了毛泽东和杨开慧、贺子珍之间的情感;剧中的林彪形象有所突破,还客观塑造了袁文才和王佐的形象。

  39次过黄洋界

  邵钧林说,在写作和拍摄《井冈山》之前,2005年,他和家人一起到过井冈山,自接受剧本创作到今年“八一”前回访井冈山,他9上井冈山,39次过黄洋界。

  因为题材重大、任务紧,邵钧林除了花一个多月时间看完67本史料书籍外,主要赴井冈山采访、收集素材,寻找灵感,使他对那段历史有了真切的感受。之后他开始动笔,在4个月时间里放弃所有节假日潜心创作,在2006年8月底拿出了36集剧本。

  邵钧林说,剧中人物基本上是真名真姓,真人真事,要想写好,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真情不容易,他就根据史实在井冈山寻找剧中人物台词的分寸和特点。他说,在那段创作和拍摄的日子,晚上睡觉时常常梦见毛泽东,梦中和毛泽东面对面地交谈,向毛泽东请教他在井冈山所经历的人和事,“我以前从未梦见过剧中人,这次写真实人物,入戏太深了。”

  演员没有一个带助理

  邵钧林说,《井冈山》剧组共有319名人员,在井冈山拍摄期间,想不到当地老百姓会这么热情,当地提出了“像当年支持红军打胜仗一样支持《井冈山》剧组”的口号,每天有当地老表拿着红鸡蛋、红花生、南瓜和地瓜干等“红色食品”,用当地的风俗来慰问剧组人员,让大家深为感动。

  总导演金韬、毛泽东扮演者王霙、朱德扮演者王伍福、贺子珍扮演者潘雨辰、陈毅扮演者黄鹏、袁文才扮演者刘鉴等,拍摄期间没有一个自带助理,生活完全自己打理,没有一个演员向剧组提出演出价码。作为《井冈山》的总制片人,邵钧林说:“这是井冈山的精神在感染着大家。”

  主题歌彩铃传遍井冈山

  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井冈山》之前,井冈山当地电视台已经享受到先播的优待。邵钧林说,该剧7月31日在当地电视台播完,引起热烈反响。剧组一行主创人员回访时,当地来了近万人,敲锣打鼓,就像欢迎当年毛委员上井冈山那样。井冈山政府还特别授予邵钧林,以及总导演金韬、毛泽东扮演者王霙、朱德扮演者王伍福、贺子珍扮演者潘雨辰等人为“荣誉市民”。

  邵钧林说,回访期间,井冈山博物馆研究室主任饶道良提出,剧中主题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词曲都很优美,当地群众非常喜欢,想要一张碟将其下载为彩铃。之后没几天这首歌曲就上网了。⑥2

  □谢云挺

  来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