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师不足、男女生肢体接触…… 特色体育校园遭遇“特殊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4:43 大河网-河南日报

  

拳师不足、男女生肢体接触…… 特色体育校园遭遇“特殊问题”
□本报记者柯杨实习生曹爽

  8月21日,郑州市中小学校的150余名老师正在十四中学跳校园集体舞,秋季开学后,这7套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舞蹈将走进校园。

  另一个特色体育项目也将同时走进郑州小学校园——少林武术。

  然而,师资不够、场地不足、锻炼时间缺乏……一系列现实问题绊住了这些特色体育项目迈向校园的“腿”。

  跳舞、打拳并不冲突

  作为提高学生锻炼兴趣的一个新增品种,教育部门表示,校园集体舞将在每天大课间和户外体育锻炼时间进行。

  “实行哪种特色项目由各校自行安排,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花样繁多的锻炼方式吸引所有学生参加,营造活力充沛的校园文化。”郑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王克杰称。

  王克杰认为,跳舞和打拳并不冲突。近年来郑州市进行了不少激发学生锻炼兴趣的实验,比如中小学课间操正在被铃鼓操、太极拳等特色活动取代,团体跑、趣味跳绳等也成为体育课内容等。这些特色体育活动都兼顾了学生的喜好和健康,有的还侧重于提高独生子女的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拳师不足少林拳试行遇阻

  “事实证明,学生们普遍对特色项目感兴趣,但推广起来会遇到很多问题。”郑州外国语学校体育老师王丹说。

  少林拳就是一个例子。去年4月,郑州市体育局和教育局选择了市区9所小学为试点,推广简化少林拳。相关部门希望通过开发这种颇具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走出有河南特色的体育教育之路。

  然而时至今日,只有育红小学能保证低年级每周一节武术课,其他学校都没有开展起来。

  据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师资不足,再加上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不够,致使大部分试点宣告失败。

  郑州市体育局副局长陈来安表示,今年秋季在全市小学推广简化少林拳,已经吸取了试点的教训,目前每所小学都有一名体育教师正在接受先期培训。

  场地和时间也是问题

  然而,教育部门有关人士认为,体育特色项目难以推广的原因中,师资不足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另外一大阻碍便是场地。这些项目大多都要求有宽阔的场地,但目前郑州市中小学现有的操场连全体学生做广播操都有困难。

  “最关键的是,高年级学生很难保证参与这些项目,尤其是高三的学生。”王丹认为。

  “特色体育项目的开发是一个进步。”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一位研究员称,“然而还应该看到,以应试为重心的教育体制不扭转过来,教育部门的目标只能停留在理想阶段,校园体育文化还是难以真正活跃起来。”

  此外,认为男女生肢体接触不合适的观念、男女生感兴趣的项目不同等,也都成为特色体育项目走进校园的绊脚石。輥輳訛6

  本报记者郭宇摄

  来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