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有这样一群河南人——对话豫籍在京务工保洁员李高峰和他的环保志愿服务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4:43 大河网-河南日报

  

在京城,有这样一群河南人——对话豫籍在京务工保洁员李高峰和他的环保志愿服务队

  

在京城,有这样一群河南人——对话豫籍在京务工保洁员李高峰和他的环保志愿服务队

  

在京城,有这样一群河南人——对话豫籍在京务工保洁员李高峰和他的环保志愿服务队

  

在京城,有这样一群河南人——对话豫籍在京务工保洁员李高峰和他的环保志愿服务队

  

在京城,有这样一群河南人——对话豫籍在京务工保洁员李高峰和他的环保志愿服务队
□本报记者李影

  背景:

  39岁的李高峰,是河南籍50多万在京务工人员中平凡而又不凡的一员。说平凡,是因为他从事着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他是北京市朝阳区无限社区的保洁员,每天上午5点至10点,要为小区的路面保洁,还要清理9个垃圾桶和9个垃圾车。说不凡,是因为他热心公益,受到当地居民的交口称赞。在京务工6年间,他清理河道、扫垃圾、淘厕所等,被公益活动占据了大部分业余时间。今年4月,他还发起成立了河南在京务工人员环保志愿服务队,并协助服务队发展到300多人。现今,这个服务队已将扫帚清扫到北京的多个角落,正以实际行动树立河南在京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并为更好地融入北京城而努力。本期话题就围绕李高峰和他的环保志愿服务队展开。

  嘉宾:

  李高峰(河南在京务工人员)

  路永庆(河南在京务工人员)

  张慧(河南在京务工人员)

  李海利(河南在京务工人员)

  就是想为河南人争口气

  (第一次采访,与李高峰相约在北京市朝阳区无限社区门口见面。由于素未谋面,记者特意发去一条短信“我穿白色连衣裙”,作为“接头标识”。李高峰随即也回过一条:“我带着小红帽。”过了大约3分钟,一个头戴小红帽的黑瘦男子远远地朝记者挥手,并疾步走来……)

  李高峰:记者好,记者好,我就是李高峰。见到你真高兴,知道你要来,我这两天兴奋得都没有睡好。

  记者:谢谢。

  李高峰:不瞒你说,最近这段时间,北京各大媒体约我采访的记者不少,但你是家乡来的记者,见到你我格外高兴。说句心里话,这会儿在我眼里,你不仅是记者,更是一个家乡来的亲人。到北京6年了,只回过家乡两次,平时在北京街头,我看到挂“豫”字牌的汽车都会觉得亲切,目光要随那汽车追出很远呢。

  记者:有人称你是与“堂·吉诃德”一样的人物,你了解这个比喻吗?

  李高峰:堂·吉诃德,我知道,不就是那个经常把风车想像成巨人,对着风车挥剑的人嘛!把我比喻成堂·吉诃德,有人是想说我疯、说我傻,这些话我听得不少。可我不在乎,我觉得自己就是一根筋,执著吧。

  记者:执著在哪儿?不计名利做好事吗?

  李高峰:我做这些好事儿,不为自己的名和利,如果非要问为了什么,就是想给河南人争口气,想在北京树立河南人的新形象。我这是真心话。

  记者:这样做的起因是什么?

  李高峰:2001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为找工作四处碰壁。记得自己当时去应聘库房管理员,本来都通过面试了,可对方一看到我是河南人,便不愿录用。随后的两个月,我又找了很多招聘单位,但都被人以“户籍”理由回绝。万般无奈,我只好干起烤白薯的营生。

  当时我在心里憋了一口气,觉得当地人对河南人有很多误会,是个别河南人的个别行为影响了人家对河南人的看法,我要做的就是澄清这些误会。

  不过现在不同了,随着河南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河南形象在人们心目中越来越好,我们这些在外打工的河南人越来越有自豪感了。

  做好事已经成了习惯

  (李高峰的手机很忙,忙得和他的身份有些不太相称,以至于我们的谈话常常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打电话的多数是他们社区以及他家附近的居民,内容也大都是为了寻求李高峰的帮助)

  记者:社区里的居民都有你的手机号吗?

  李高峰:差不多吧。反正大家都知道我是个热心人,下水道堵了、抓流浪猫狗甚至家里进了贼,都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你看我成天戴个小红帽,就是为了让大家好认、好找。这一带的居民总爱说:“有事儿,就去找小红帽吧。”

  记者:你还管抓贼?

  李高峰:(有些不好意思)可能是从小受武术环境的熏陶吧,我多少会些武功,也好打抱不平,在社区工作这两年间,我抓过一二十个小偷呢。最利索的一次是在2005年冬天,当时我们社区北侧的绿无限公园正在修建当中,有一天凌晨2点多,一帮窃贼潜入公园准备偷钢管,我睡得迷迷糊糊就听到有人在喊抓贼,几乎想都没想,一翻身就下了床冲出宿舍,凭着一身功夫和一股劲儿,三下五除二就逮住了一个小偷。

  记者:你这么爱“管闲事儿”,遇到过麻烦吗?

  李高峰:我这人就是一根筋,认准的事儿就会干到底。因为爱“管闲事儿”,得罪了一些不法分子,受到过恐吓和打击报复。有一次我在清理垃圾的时候,走过来一个小伙子,拿着一把锤子对着我脑袋晃,说:“以后小心点,别多管闲事儿,你的头有我的锤子硬吗?”我当时也火了,就举起铁锨对他说:“这家伙更硬!”他看我动真了,拔腿就跑。当然有些事儿事后想起来难免后怕,但当时就是会挺身而出,可能做好事做多了,就成了一种习惯吧。

  记者:什么事让你觉得后怕?

  李高峰:那是去年9月份吧。一天早晨5点左右,我正在甘露园小区清理垃圾,突然看到一所平房里冒出了黑烟,当时马上想到:失火了。跑到跟前一看,大火已经封门了,好多人都在嚷嚷:老太太还在屋里呢。我没来得及想,就一头钻进屋里,把80多岁的老太太背了出来。事后,一些居民对我说:“李高峰你真勇敢,那屋里有煤气罐呢,随时有可能爆炸,你就不怕呀?”我咋会不怕,是挺怕的,但当时顾不了那么多了。

  记者:听说这几年你为了治理二道沟河投入了很多精力?

  李高峰:来北京6年,我一直和这条河打交道。记得当初我刚搬到这条河边住的时候,河道里填满了垃圾,很多附近居民都随意往河里倒垃圾、倒泔水。这样住了不几天,我就耐不住性子,利用业余时间下到河道里一点一点地清理起垃圾。二道河上有座雅成桥,附近的饭馆、商店图方便经常会往桥下倒垃圾,我就每天晚上蹲守在那儿,看到有倒垃圾的,就马上制止,并接过对方手里的垃圾倒在附近的垃圾池里去。这样一来二去,倒垃圾的不好意思了,不仅自己不再倒,还帮着劝起了别人。一会儿我带你去看看这条河,现在的风光还挺美。

  (这一天,李高峰最终没能带记者去参观二道沟河。我们的采访也没有进行完,就相约第二天再继续下去。临别,他反复对记者道歉,说找他帮忙的人太多了,而他不愿也不能拒绝他们)

  出门打工不全是为了钱

  (第二天临近中午,记者约李高峰在离他住处不远的一家肯德基餐厅见面。没想到,对北京大小道路了如指掌的李高峰这次竟在自己家门口迷了路。电话里他反复问是什么餐厅,直到记者跑出门去,才看到满头大汗的他就站在餐厅门口)

  记者:昨天你说儿子已经8岁了,从来北京就一直带在身边,没带儿子来过这家快餐厅吗?

  李高峰:没有(有些不好意思)。刚才我同你嫂子商量了半天,想请你去家里吃饭,可我那房子……是个垃圾房改建的,只有4平方米,天气热,气味挺大的,想来想去没好意思开口。

  记者:别客气,心意我领了。你来北京务工6年了,整天里忙忙碌碌,可自己的生活却没有什么大的改善,家人能理解吗?

  李高峰:起初我媳妇儿是挺有意见的,说人家谁谁,来北京才几年啊,就买房了,最不济的也有多少多少存款了,可跟着你,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记者:做社区的保洁员,活不轻,收入却不高,你有没有想过换个工作?

  李高峰:我要是光为了钱,完全有机会去干别的。2002年曾经有家西安的制药厂以月薪3000元聘请我去做药品推销员,可我干了不到一个月,就主动辞职了。

  记者:为什么?

  李高峰:我发现他们要我推销的药与宣传的不大一样,觉得欺骗病人对不住自己的良心。后来我还向朝阳区药监部门举报,查处了这家药厂的驻京代理处。那以后我到北京青年报小红帽公司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收入也不错,好的时候能拿到两三千呢。我还被公司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员工。

  记者:为什么不坚持干下去,而选择来做保洁员呢?

  李高峰:在小红帽公司工作,我哪儿都满意,就是工作时间拉得太长,从早上到晚上,我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干公益了。后来干脆辞了职,在朝阳区无限社区做保洁员,虽然月薪只有800元,可我能自己掌握工作时间。每天我5点就开始干活,上午10点就可以把工作结束,剩下来的时间就可以专心做公益活动了。

  记者:热心公益这几年,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高峰:我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儿做起,让人们对河南人有个全新的认识。我觉得河南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怎么着也不能让我们这代人把牌子给砸了。我可不想让我儿子长大后,还会遇到我所遇到的身为河南人的尴尬。说到收获,这些年我身边的许多人都对河南人有了新的看法和评价,他们会对我竖起大拇指说:“李高峰,你们河南人实在、勤快,是好样的!”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记者:还会把公益事业做下去吗?

  李高峰:一定会的。做公益这些年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活着不全是为了个人的名和利。说句心里话,单纯从物质上看,我确实不算一个成功的男人,没有给妻子、儿女提供好的生活条件。但从精神回报上讲,我又是一个富裕而成功的人。在北京的6年间,人们对我和我的河南老乡,从起初的不信任、不理解,但现在的尊重、支持、交口称赞,我觉得非常满足。前段时间北京化工大学制药厂高薪聘请我去做污水处理配料员,月薪3000元,还给配辆车,方便上下班。他们的负责人说,聘请我不为别的,就是出于对我人品的信任和尊重。虽然后来因为上班时间和公益活动有冲突,我没有到这家单位上班,但我为这事还是很自豪的。

  (到离开餐厅的时候,李高峰还是没有吃完记者买给他的那份快餐。记者看出了他的心思,建议他把餐食打包带回家给儿子,他很腼腆地答应了。记者听社区的工作人员说,李高峰常年照顾社区内的独居老人,经常自己花钱买桶装水送到老人家中;他义务清理小广告,每个月都要花费70元用来购买涂料)

  “河南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

  记者:一个人做公益,力量是否有些单薄?

  李高峰: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觉得集体的力量还是大的,所以在今年4月,我们正式成立了河南在京务工人员环保志愿服务队。

  记者:服务队的成员都是河南人吗?

  李高峰:起初都是河南老乡,有在清华、北医大读书的学生,也有大鸭梨餐饮公司的厨师长、保洁公司的项目经理、搞装修的个体户以及咱们河南驻京办的团委书记,可以说各行各业的都有。我们的队伍发展得很快,最初四十几人,4个月后就已经达到300多人。后来北京媒体报道得多了,山东、江西、湖北的许多非河南籍人士也都慕名找到我,希望加入志愿服务队,这样的人现在大概有60多个吧。

  记者:志愿服务队都是怎么活动的?

  李高峰:通常是由我先四处巡查,发现卫生死角,确定需要的人手,然后由志愿服务队的文书通知下去,集合队员,进行集中“歼灭”吧,哈哈。

  (记者提出想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聊聊,李高峰随即打了一些电话,一小时后,十几名志愿队队员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赶来。这让记者很是感动,也非常佩服李高峰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记者: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接受采访。外地人在北京打拼挺不容易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肯定不小吧,为什么还这么积极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呢?

  路永庆:我也在媒体行业工作,你说得对,咱们这行的工作压力确实不小。我通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李高峰,立即被他的执著和质朴感动了。尽管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轨道上,但在北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河南人”。我们的志愿书中有一句话:要为河南人争气,重树河南人新形象。我相信这是所有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队的初衷。

  张慧:我是做图书出版工作的,就在李高峰工作的小区附近上班。一次,我去打字社复印文件,刚巧遇到李高峰也在复印资料,他复印的就是志愿队活动的计划。我一看,挺感兴趣,当即就对他说:“我也是河南人,让我也加入志愿服务队吧。”在外地工作,我觉得人的家乡荣誉感就会特别强,你会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家乡形象。在公司,同事们爱说“张慧,你们河南人怎么怎么着”。所以,我特别希望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北京树立河南人勤劳、朴实、吃苦、能干的良好形象。

  李海利:刚来北京时,我找不到工作,就在天桥上卖光碟。后来李高峰主动找到我,和我谈。他说,咱出门在外得给家乡增光,不能让人在背后对咱们说三道四,咱河南人不能有傲气,但要有傲骨,你要听我的劝,就换一份工作。后来,在他的帮助下,我们两口子也当上了保洁员。现在,别人看我的眼神都变了,不再是充满戒心的,而是充满感激了。我现在是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我要像李高峰一样,踏踏实实做些事儿,为自己、为河南人赢得荣誉和尊重。⑤7

  李高峰和环保志愿队队员在清理河道

  李高峰 路永庆 张慧 李海利

  来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