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美丽中国更美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4:50 钱江晚报

  ■本报通讯员 陈胜伟

  本报记者 苗丽娜

  本报讯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Sinkneh,到浙江林学院留学,不仅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涛源”,还将中国当成了自己的家,用“捡垃圾”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这个家的热爱。

  昨天上午,涛源和往常一样带上垃圾袋,来到临安市锦城镇东湖村捡垃圾。涛源已经坚持到这里捡垃圾一个多月了,最多的一天他总共捡了7大袋垃圾。

  这样做是表达对中国的爱

  涛源说,在东湖村的小山上有一个美丽的小湖,当地人称为东湖,那里山青水秀非常美丽。暑假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在中国同学的带领下去那里游泳。但是游了两次以后,他就发现,这里食品包装袋、香烟盒、饮料瓶等各种废弃物非常多。

  从7月上旬开始,涛源每次去那里游泳都会带上一个垃圾袋,游泳结束后就把捡好的一袋垃圾带出来,扔到路边的垃圾箱里。后来,涛源又发现东湖村周边的小山坡上也有很多垃圾,于是他将捡垃圾的范围从湖边扩展到周围的小山上。

  涛源说,在他的国家,大家一到假期就会到大自然里去做环境清洁工作,这是他们热爱自己祖国的一种方式。他也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中国的热爱。

  网友热议涛源捡垃圾

  一身黑皮肤的涛源,天天在一个小山村里捡垃圾,一时成了当地的一道独特风景,甚至吸引了一些村民也加入到捡垃圾的队伍中去。

  涛源的行为,同样也被他的同学知道了,不少学生在论坛里发表了帖子。介绍了涛源捡垃圾的情况,数百名大学生进行了跟贴。

  网友“明天的天使”说:“以前我们也开展过一些环境保护运动,但是我们大多采取的是拉横幅、发传单、征集签名等形式,而很少真正像涛源一样,利用整个暑假时间自己去捡垃圾,从而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学习。”

  “捡垃圾”团队在行动

  因为涛源的影响,目前,浙江林学院一些大学生们自发形成了一个个环保志愿者团队,在学校周围、在临安山区进行环境保护和森林垃圾清理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该校目前至少已经有60多名大学生,组成了5个以上的“捡垃圾”团队,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到临安周遍山区、森林、田野等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清理中去。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