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配低价车为“吸引眼球”而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4:50 钱江晚报

  记者印象中,最早出现“低配无车”现象的是威驰。2002年10月威驰宣布上市,分四个型号7个选装方案,价格跨度为11.5万~19.5万元。从价位上看,意图是“上打宝来下压赛欧”,将当时市场大部分热销车型当作竞争对手。然而,威驰最初上市的全是高端产品,市面上根本买不到11万余元的车型,引起一些消费者的不满。

  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低配无车”至今仍是广大汽车厂商的营销手段之一。对此有厂家解释说,由于生产能力有限,不得不放弃部分需求较少的车型,为主打车型让出更多空间。

  这当然只是厂家的一面之词。因为真正面临产能不足的只有极少数厂家,对于大多数厂家来说,发布配置和价格但不生产,实际上归根结底就是厂家的一种营销手段——定价低可以吸引眼球。就像房产市场中的“起价”,商场打折中的“1折起”,低配车型代表的是起始价格,通常能给消费者造成好车低价格的印象,这样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有效地狙击竞争对手。

  可以说,最低定价是否成功几乎成为检验定价成败的唯一标准,低价策略屡试不爽。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