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造车热潮风起云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4:50 钱江晚报

  近年来,我国的民间造车热潮风起云涌,和“普众”电动轿车的最大区别可能在于,它们还仅仅停留在造车发烧友的自娱自乐阶段。

  小学文化 15天造出“我自达”

  只有小学文化的海南农民符祥宝,投入1万多元资金,用15天造出了一辆时速可达80公里的汽车,取名为“我自达”。“我自达”车身长3.7米,宽1.2米,高1.2米,重量只有500多斤,可以让两个人抬起来。这辆车最大的特点是,比一般的汽车油耗要低,很节能。

  画图设计 农民自造“F1”

  家住沈阳市于洪区大兴村的农民张金铎自幼喜欢汽车,前不久,他照着儿童玩具赛车,画图设计,用了两个月时间完成了一辆“F1”。“F1”车身长3米,轴间距1.5米,用的是摩托车的发动机,150CC后置。同时,还有水冷、五挡变速、前后震和刹车等配件。张金铎的“F1”车速可以达到65公里,而且一点都不飘。

  修车工人敲出奔驰老爷车

  提起刘声,在沈阳新城子区新城堡一带知名度很大。1995年,刘声在修配厂给一位顾客修车时,发现车里有两辆老爷车车模和一些图片资料。于是,他就开始动手造第一辆老爷车。从1995年到2005年,刘声共造了20辆老爷车,都是仿造德国1934和1936年的老爷车型,其中还尝试造了一辆劳斯莱斯牌老爷车。 老郭的手工车时速50公里

  53岁的郭书君是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人,1992年,老郭就想着自己研究发明一种小型、廉价、节能的“小汽车”。为了干成这件事,这些年下来,老郭总共投入了60万元。“小汽车”所有零件都出自老郭之手——一台电焊机、一部切割机,外加一个手钻,就这么几件工具,硬是整出了一辆“小汽车”,时速可以达到40~50公里。

  退休干部6000元造汽车

  东阳市退休农机干部单银塘经过三个月潜心打造,其设计制造的小汽车终于面世了。这辆车的前进挡、倒车挡都有4个挡,后桥、仪表、车灯、门锁等是买来的,方向盘、轮胎是从二手市场上淘来的。车子重量约300公斤,总造价6000元,由他一个人完成设计制造。

  20多万元造出水陆两栖车

  1999年,河北迁安的王宏君用13年时间造的水陆两用车终于开出了家门。试验的场地是距离家门口最近的水库,水陆两用汽车在水面上劈波斩浪,行进自如。经过几次试水,王宏君的水陆两用汽车彻底完成了。这辆水陆两用汽车陆地时速为140公里,水上时速可达40公里。

  微型小车时速40公里

  四川成都双流县的江岷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因为发明了个性轿车使得他也成为当地闻名的人物。江岷把他发明的小车命名为“猫头鹰超微型休闲观光轿车”。这辆白色的敞篷小车,只有一般轿车的2/3大,车的前脸因像一只猫头鹰而成名。别看车小,而车的部件一个不少。“猫头鹰”汽车跟一般汽车一样烧汽油,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江岷说,他造车的灵感来源于“甲壳虫”。

  据《京华时报》、《华商晨报》

  《北京娱乐信报》等报道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