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公众生活受涨价影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5:02 重庆时报

  

九成公众生活受涨价影响(图)

  8月16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94.2%公众认为自己的生活受到最近这一轮涨价的影响;86.3%的人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低收入者或中低收入者。

  “呼啦一下子,啥都买不起了”

  王丽芬,女,家中4口人

  吉林长春朝阳区,工人

  家庭总收入:每月2000元不到7月生活支出:大米170元,白面36元,猪肉140元,鸡蛋60元,油62元,蔬菜210元。合计678元,比涨价前多出248元

  “我们家两口子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2000元不到,但现在茄子、土豆、豆角,都比往年贵,都在涨。原来我们家一个星期能吃三四顿肉,现在一个月能吃三顿就不错了!猪肉涨了,跟着就是豆油也涨,完了就啥都涨上来了!我就觉着呼啦一下子,啥东西我都买不起了。原来炒菜舀一勺子油就放锅里了,现在你得寻思寻思,我这一勺子油是做两顿还是三顿。这次涨价啊,难就难了咱们这些收入不高的穷老百姓!”王丽芬无奈地说,她们家两个人都抽烟,原来抽三块多的烟,见着亲戚朋友都发两根,现在改两块的了,你还得省着抽,见到人尽量后着兜,装没带吧。

  “东挪西借过日子,孝心也顾不上了”

  何丽娟,女,家中4口人

  湖南省冷水江市,餐馆服务员

  家庭总收入:每月1600元7月生活支出:1880元。吃(共630元/月):油120元,米100元,蔬菜160元,荤菜250元,光吃这一样,就比从前多花去170元

  “我老公在冷水江一家煤矿上班,每月工资能拿到手的就一千二三。我在一家餐馆找了份洗碗打扫卫生的活儿干,除去往返车费能补贴生活的也就三百来块。”何丽娟说,她上有婆婆,每月要供给20斤米,60元钱,100个蜂窝煤;下有一儿一女,女儿在本市一所技工学校读书,学费是3200元/年、生活费是每月200元;儿子在附近一所乡镇初中念书,一学期下来的杂费和中餐费也不下800元。

  “5月份,猪肉还是7元/斤,一下却就像洪水一样‘哗’地涨上来了,挡也挡不住。八月份过了十多天了还没吃过肉,除了吃的涨,日用品涨,衣服涨,房租也涨。”何丽娟叹口气说道,今年有半年没回家看望婆婆了,的确是没敢回家看望她老人家呀,工资不到月底就花完了,还要东挪西借地过日子,孝心也顾不上了。

  “东西一涨价,想着怎样更省钱”

  谢强而,男,家中2口人

  江西新余新钢公司,退休工人

  家庭总收入:1168元/月,最近涨成1500元/月7月生活支出:大米70元,食用油50元,菜300元,水果、零食200元,医疗交通等其他支出580元,合计1200元,比涨价前多支出200元

  “我们老一辈的工人经历过那些艰苦年代,还是比较节俭的。东西一涨价,我们都想着怎么样更省钱。”据谢强而介绍,年后,看到东西都涨价了,他和老伴就琢磨着:这些肉啊,鱼啊,蔬菜啊,都是从农村运到城里来的,价格比农村涨了不少。所以他们经常坐半小时、四十分钟的车去乡镇农贸市场买菜。每次一听什么东西又涨了,我就后悔得要命,怎么昨天没多买点呢?

  “豆腐不光涨价,个头还小了”

  李韬,男,家中4口人

  江苏省盐城市,临时工

  家庭总收入:1200元/月

  “价涨对我们这样的家庭,肯定是有影响的。”李韬告诉记者,他跟老婆都是临时工,夫妻二人一个月也就一千二百来块钱,小孩上初二,老母亲也跟着他们过,现在满打满算,基本上没富余。猪肉涨价后,这几个月基本上就没有买过肉吃。

  “现在就没有便宜的,像我们老百姓只能被动接受,靠勒紧裤腰带来解决或者想办法开源。”据李韬透露,豆腐原来五毛钱一大块,现在不仅价格涨了,个头也变小了,要两块豆腐才够炒一盘菜。现在只有尽量节省开支,就这样,家里每个月花销至少比以前要多三分之一。

  “在家待着吧,一出门就得花钱”

  王阿姨,家中5口人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三条胡同,退休工人

  家庭总收入:每月3380元7月生活支出:大米56元,白面40元,猪肉80元,鸡蛋90元,花生油150元,蔬菜100元,水果150元,合计666元,比涨价前增加270元

  “就在家待着看看电视吧,哪儿也不去了,一出门就得花钱!”王阿姨告诉记者,由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物价一涨,夫妻俩3000多块钱的退休金每月用了剩不下几个子儿了,日子过得还没以前好。上次吃肉还是一个星期前的事了,价格上涨后一家人连鸡肉都不敢吃了,现在,每天也就只能吃吃土豆、黄瓜、西红柿、丝瓜、柿子椒了。

  “什么涨得厉害,咱就不吃什么”

  韩大桥,男,家中4口人

  河北省河间市果子洼乡,建筑工人

  家庭总收入:900元/月7月生活支出:菜60元,面50元,油40元(贵了两块),米85元,烟酒40元,肉15元(没特殊情况就不吃了),西瓜25元(给孩子解解馋),工地午饭60元(吃不痛快),水电费45元(用着揪心),合计365元,比涨价前多了47元。

  “那天,下雨了,工地没开工,我跟媳妇去赶集了,走到肉摊前就说给来四斤肉!卖肉的乐了‘四斤半,十一块一斤,一共四十九块五。’我当时就愣了,十一块钱一斤肉?”建筑工人韩大桥说,他现在在工地上只敢花两块钱买点包子或者烧饼,喝点白开水,舍不得吃别的,“什么东西涨得厉害咱就不吃什么!”

  编者按》

  国家四大举措保障百姓生活

  这个夏天,粮、油、肉、蛋等副食品在街头巷尾被议论的程度,比天气还热。国家统计局8月13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6%,超过6月份4.4%的峰值,创下自1997年2月以来的单月新高。食品价格仍是导致CPI继续上涨的因素:粮食价格上涨6.0%,油脂价格上涨30.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2%,鲜蛋价格上涨30.6%。

  8月13日~15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吉林、河北、江苏、湖南、江西的6个中低收入家庭,了解他们在这个“涨”声一片的夏天是怎么过日子的。结论是:在对抗物价不断上涨的这个夏天,老百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8月份以来,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出台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意见,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这四大关乎民生的举措,正在为普通百姓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活保障底线。8月15日,一个好消息传来,商务部监测显示,肉类价格两个月以来首次下跌,跌幅为1.2%。 本组稿件均据《中国青年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