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网络一族流行“拼”消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5:05 大河网-河南商报

  

郑州网络一族流行“拼”消费
拼车、拼房、拼吃、拼购、拼玩等,“拼”消费无所不在

  经济学家认为,这是网络经济发展的结果,可缓解城市生活压力

  最近,郑州的年轻人中间,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日渐风行。他们崇尚“拼消费”,人称“拼客”。借助于网络结交拼友,一个个新的交往圈子也渐渐形成。

  经济专家认为,拼消费是网络经济发展的结果。心理学家、河南省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王春龙也格外关注“拼客”。他准备亲自体验一把“拼客”生活,不过他可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想把“拼客”作为一个心理学课题来研究。

  ■商报记者王光辉实习生王轲

  【拼之现状】

  “拼生活”在现实中无处不在

  湖北人彪子在郑州一家事业单位上班。2007年,他在郑州过春节,无意中从网上看到一个征集网友AA制拼吃年夜饭的帖子。大年三十,彪子只花了40多元,就跟网友一共7人美美地吃了一顿年夜饭,还结识了几个爱吃爱玩的朋友。

  从此,再下馆子时,彪子总要约上几个人一起大快朵颐,每逢周末还常去K歌,彪子现在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拼客。“吃一只烤全羊,只需要花一只羊腿的钱!”彪子这样形容“拼”的好处。

  像彪子这样的拼客在郑州有很多。据郑州第一个专业拼客网站“我爱拼”网创建人李海威介绍,从去年9月至今,仅以他的网站为平台参与各种拼客活动的拼友,至少有三四千人。据悉,目前在郑州至少有十几家不同网站或机构,经常组织类似的拼客活动。

  不论是消费还是游玩,拼客们通过网络征集拼友。他们几乎无所不“拼”,拼车、拼房、拼吃、拼购、拼玩、拼学、拼卡、拼书碟,甚至还有拼婚、拼缘分、拼彩票的。

  由虚拟网络引发,弥漫至现实的“拼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甚至众多收入可观的白领们、身家百万的老板们也纷纷加入到“拼客”行列。

  【拼之好处】

  面对陌生人,摘掉“面具”玩起来更开心

  拼客老K是经营建材生意的老板,他在郑州几家建材市场共开了三家店,有好几辆不同款式的私家车。30多岁的老k在工作之余,也常在电脑旁边跟拼友们侃得不亦乐乎。7月30日,拼友们来到黄河边拼玩儿,老k开着一辆商务车去参加,还给拼友们当起了司机。

  中午大家围着四方桌吃农家饭,老k坐在矮板凳上跟大伙儿争抢手工馒头。吃完饭,他还把挨桌弄来的“战利品”——馒头打了包。“这种手工馒头,平时想吃还吃不着,我得带回家慢慢品尝。”老k大声宣布。

  水一是驻马店一家电子产品的销售经理,一次为了到黄河边“拼玩”,她专程从驻马店赶到郑州,不料却遭遇了一场大雨。“但那天是我玩得最开心的一天,就连上学时都没这么开心过。”水一说,她找到了上学时才有的感觉。

  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陌生人,在一起大吃大喝、还跳进黄河浅滩里打闹戏水,弄得许多人身上都沾上了水和泥巴。几位在都市里长大的女孩子第一次坐三轮车,却碰上大雨被淋成了落汤鸡,可她们却说玩得很开心。

  “在这样的场合中感觉很单纯,大家都摘掉了面具。”水一说,只有跟这些本是陌生人的“拼友”在一起,才能真正彻底地放松,跟朋友和家人交往,由于利益的纠葛和身份的限制,很难玩得如此疯狂。

  【拼之影响】

  “拼”了半年成立了专业“拼客”网站

  李海威原来在郑州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交往圈子很小。

  但他做了半年的拼客后,这种情况就完全改变了。本来性格内向的李海威,现在与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交往,有企事业单位的部门负责人、有做生意的老板、有证券公司的分析师等,朋友圈子十分广泛。

  朋友多了路好走。比如有事急用车时,李海威翻出电话本拨一通电话就能借来一辆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有时跟朋友谈完事,不知道该到哪家饭店吃饭,我就打电话问一个叫小米的网友,她准能说出我所在的附近位置哪家饭店最有特色。”李海威说,这个叫小米的网友,对郑州、开封两地的“吃”很有研究,还常在博客里写美食评论。

  李海威说他的感触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人在生活中交不到几个朋友,但在网上,却可能十分活跃、妙语连珠。他在参加“拼生活”时,就发现大家对他都不错,慢慢就改变了不善言谈的性格,并逐渐学会了与别人交流。

  2006年,“拼客”的概念从上海传到郑州,李海威看到了网络无限的可能。他便一不做二不休,辞去了工作,在郑州开办了第一家专业的“拼客”网站。现在的他,就是要买个小家电,也会先在网上征集一下,看能不能拼一把。

  河南省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王春龙认为,对个人来说,增加交流本身就是增加信息、增加财富、增加机会。人们通过网络沟通,通过拼客活动相识,有可能形成一个跨行、跨区域,完全不同与以往的朋友圈。而这个圈子对于个人来说,无论是生活和还是事业都有积极的作用。

  【拼之观点】

  “拼消费”是网络经济发展的结果

  “拼客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繁忙了一周,周末跟‘群’里的朋友们见个面,一起吃顿饭、找个地方游玩一下,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证券分析师股海方舟说,其实不光是放松,一个群里的拼友至少来自几十个行业,每个拼友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有时候有些事一提出来,坐在电脑前在网上一聊就能解决。

  “‘拼消费’是网络经济发展的结果。”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副主任教授牛全保说,其实从消费方式上来说,“拼客”与团购和AA制消费相似,消费者联合起来,从而获得最大的实惠。

  在传统的经济消费中,有共同消费需求或共同爱好的消费者在现实中很难相遇,但借助于互联网,就变得非常容易。

  牛全保认为,拼客是人们的消费观念走向成熟的表现,拼车、拼吃、拼购这些“拼生活”也是一种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进步。

  【拼之延伸】

  心理学家称“拼”可缓解心理压力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拼消费”能够省下一笔钱,可是,为什么一些白领和老板们也热衷于“拼”呢?河南省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王春龙认为,拼客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节省,也在于与陌生人的交往。

  王春龙说,在如今水泥林立的城市里,人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积累了许多心理上难以名状的问题。拼客们在陌生拼友面前,能彻底地放松、甚至像孩子一样的尽情游玩,但在熟人和朋友面前却无法做到。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防御机制”。

  面对陌生的拼友,由于没有利益的冲突,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交往变得单纯,甚至有点“共产主义”的味道,从哲学的角度,这是“返璞归真”,是一种人类本性的回归。

  【拼之提醒】

  律师建议:拼友最好买保险

  驴友也是“拼客”的一种。“拼客”主要是与陌生人交往,召集、沟通方式主要通过网络,很难做到知根知底,一旦遇到人身伤害,该由谁来承担责任?由此引发的争议正是拼客们所遇到的现实困境。

  “我们现在的‘拼’主要局限于同城、近郊,当天活动当天结束,很少在外过夜。”郑州首家拼客网站创建者李海威说,不少拼友都曾提出过长线拼游要求,但考虑再三,他并没有出头召集,正是担心一旦发生意外,自己难以免责。

  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律师冯涛认为,“免责声明本应具有法律效应,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已经有了判例,组织者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部分责任。”冯涛说,对于临时拼在一起的拼客们来说,现在最好是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矛盾。

  在等待农家饭上桌时,拼友们聊得不亦乐乎

  商报记者时鹏/摄

  来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