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执行难人人来出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5:21 深圳商报

  破解执行难人人来出力

  深圳市政府法律顾问室常忠海:

  执行工作深圳领先

  我在内地做了十几年的法官,对执行难的情况比较了解。内地也一样存在着执行难。老百姓对法院的评价与执行工作是分不开的。我也曾经搞过执行工作,曾在执行时受过伤,手上还有伤疤。从深圳的执行工作情况以及深圳市人大制定的《决定》看,我感觉到深圳法院的执行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从来没有一个地方以立法的形式来解决执行难的。深圳法院上半年的执行案件就有2万多件,这么大的执行量,但是当事人不理解,这需要媒体宣传让老百姓了解。

  我的建议是:一是深圳中院要制订相应的实施意见来贯彻落实市人大的《决定》,实施意见要制订得到位。二是从制度方面保证加大执行力度,案件如果执行不了的时候,法院要跟当事人进行解释。三是能否形成上下级法院执行人员的互相调配,把全市法院的执行人员调动起来,形成统一的调度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查晓斌:

  人大关注加强监督

  深圳执行方面的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深圳执行的环境和执行力度还是比较好的。我个人办理的一个执行案件中,记得那天是大年二十九,市中院执行局庄潮局长亲自和双方当事人谈话,而且还连夜带人赶到外地去参与执行。

  深圳法院已经在解决执行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市人大颁布的《决定》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有利武器。我们希望人大继续关注执行工作,并对其监督,比如说联动机制,各个协助部门配合执行的制度方案到底建立了没有。其次,各个部门也要加强对执行工作的配合,建立好各种制度。再有,继续加大对执行工作的宣传力度。

  目前《深圳商报》上刊登的《深圳法院执行故事》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有很多人打电话到我们律师事务所咨询,并谈到对《深圳法院执行故事》的感受。《深圳法院执行故事》前50期都是讲法院的执行故事,我认为,接下来能否从执行法官或者是律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感受?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宋永峰:

  加大抗拒执行成本

  现在“老赖”之所以这么多,他的心理目的之一,就是赖账成本比较低,所以要从源头加大赖账成本。赖账成本要通过媒体等多种方式公布,要让“老赖”知道赖账的成本要高过执行成本。《深圳法院执行故事》写得非常好,它让“老赖”们了解到,拒绝执行将失去社会信誉,将受到处罚。

  从目前法院的执行情况及市人大出台的《决定》来看,各协助部门的配合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联动机制的完善配合、信息共享的准确与快捷,都存在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比如当事人在法院审判阶段是权利人,但是到了执行阶段就是义务人,对此当事人是不满意的,因为他要亲自去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的信息。有一个当事人到宝安某物业小区寻找被执行人的财产,可小区的保安就是不让找人,这样不配合执行的事情也应当列到《决定》中去,形成法律。所以我认为小区物业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陈治民:

  部门联动执行不难

  近几年来,深圳中院的执行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市人大出台的《决定》,对解决执行难是相当有利的。因为我看到,《决定》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行协助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并将协助执行情况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另外,如果公安、监察、劳动保障、规划、国土房产、建设、税务、工商、出入境管理、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招投标管理等部门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都能协助人民法院建立有关信息沟通和执行工作联动机制,那么,这种多部门联动就会使执行难变成执行不难。

  《深圳商报》上刊登的执行故事,上面就有这样一篇文章,执行法官将被执行人的股票账户冻结后,被执行人迫于无奈,只得到法院交执行款。可见,在执行中,我们的法官是动了脑筋的。

  深圳市国内银行同业公会秘书长张南昌:

  银行全力配合执行

  深圳金融安全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这与深圳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觉得,法院的执行难和我们银行排队难有很相似的地方,银行要解决排队难需要考核机制和制度设置,包括银行的引导。我们希望法院从各方面采取措施解决执行难问题。

  市人大制定的《决定》出台后,法院在6月26日通知我们来参加座谈会,随后,我们召开了银行业界的一个会议,对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进行了研究。

  银行业有法人机构和非法人机构,比如深圳发展银行等,他们的总部设在深圳,在控制风险上有比较好的方法,但是还有很多银行总部都设在外地,深圳分行的业务控制风险受到影响,有些业务方面又没有得到授权。所以我们希望在9月份,深圳中级法院和银行业召开一个专门研讨会,希望在研讨会中可以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商谈,我们银行系统将努力配合法院解决执行难。

  市人大代表、司法监督员王浩:

  形成机制不走过场

  正在《深圳商报》刊登的《深圳法院执行故事》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法院执行工作的窗口。执行故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希望这个栏目能一直开办下去。

  我市基层法院的每个干警的手中都有几百宗案件,深圳中院每周四晚上还固定加班。从深圳市中院和各基层法院贯彻市人大《决定》的实际行动看,两级法院的工作都很扎实,各种机制都是很实在的,不是走过场的。在警力很紧张的情况下,市中院今年还办结了1万多件案件。

  任何人都不能漠视法律的尊严。如何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执行难问题?应该继续加大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宣传力度,各级法院要对“老赖”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同时,还应健全各种机制,不断提高执行法官的办案水平,健全执行联动机制。

  市人大代表、司法监督员肖幼美:

  执行故事期期精彩

  深圳市中院和《深圳商报》合办的《深圳法院执行故事》期期都很精彩,执行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执行工作。我认真地看了每一个故事,这个栏目的创办,不仅宣传了法院的执行工作,也起到了普法的作用。希望通过《深圳法院执行故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法律知识。

  执行难的问题不是深圳特有的问题,这是全国性的。执行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法院的工作,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等问题严重阻碍法院正常执行工作的开展。

  破解执行难的问题,应该从源头抓起。不仅要加大舆论宣传,还应该对“老赖”行为坚决予以曝光,培养市民的知法守法意识。

  市人大代表、司法监督员杨洪:

  建赖账者污点记录

  《深圳法院执行故事》的刊登,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每一个执行故事都凝结了执行法官的心血和汗水,每一个执行故事都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执行故事不仅展示了执行工作的点点滴滴,也拉近了群众与法院的距离,执行故事真实地再现了全市各级法院工作人员务实的工作精神,也加强了普通市民与法院之间的沟通。

  市人大出台的《决定》,标志着深圳率先在全国建立执行立法,这是深圳破解执行难的一大亮点。如何才能使执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各级法院应该加大对“老赖”的打击力度,同时各级法院应及时对“老赖”的行为予以曝光,为“老赖”在银行建立“污点”记录,用“污点”记录制约“老赖”今后的投资、贷款等行为。

  市政协委员雷新平:

  为执行难提交提案

  以前,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执行难的问题在于法院,现在我们才知道,执行难的问题还涉及到有关方面对政府的政策落实、当事人的具体情况等。我是第二次参加法院的会议,上次会议后,我们了解到,法院在编制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口,执行案件每年都大量上升,平均放在每位执行人员的身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又没有增加经费和人员,要加大执行力度是有难度的。

  如何在没有增加经费和人员的情况下,加大执行力度?我去年提交了一个提案,把执行难问题反映给了市政协。同时我希望大家对执行工作的方方面面给予支持,法院的执行力度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执行措施落实好,才能很好地解决“老赖”问题。

  [相关链接]

  深圳在立法上开全国先河

  让拒执者不敢赖不能赖

  执行难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市的执行难问题十分突出,自动履行率呈现大幅下降的状况,2006年仅为5%。当事人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采取各种方式抗拒执行,极大地增加了法院执行部门的工作压力,使执行人员不堪重负,也是对法院判决这一被称为“社会的最后一道公平”的极大伤害。

  为解决执行难问题,市委书记李鸿忠提出,深圳要在解决执行难方面为全国探索出一条新路。今年3月13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针对欠钱不还的“老赖”制定出一系列“开全国先河”的措施,如建立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被执行人财产悬赏举报制度,执行信息录入信用征信系统制度,限制被执行人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制度,限制被执行人出国、出境、离境制度,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等等,十分引人瞩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谈到深圳的这部立法时也表示:“深圳这部特色立法,把司法实践中的执行经验上升为法定制度,叫被执行人不敢赖、不能赖。让当地法院的执行工作,能够真正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可以说,《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深圳在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上的一个创新和探索,是对深圳一直以来法院执行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用连载来系统报道法院执行工作

  深圳商报《执行故事》全国首创

  为了大力宣传执行工作,市中级法院和深圳商报进行多次磋商之后,双方决定合办“深圳法院执行故事”专栏,计划刊登100期。开办这个栏目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提高自动履行和协助履行的自觉性。对那些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严重违法犯罪案件给予曝光,在全市营造出一种强势执行的氛围,推动执行联动机制的有力开展,使我们的社会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

  为开办这个栏目,深圳商报社会新闻部专门安排5位业务能力强的记者(汪洋、包力、于瀛、赵鸿飞、沈小妮)进行采访报道。第一期在今年5月30日正式推出,周一至周五,每天一篇,每篇稿件在1500字到2000字。到昨天为止,已发表59期。其中有很多非常鲜活的内容,比如,记者跟随执行法官到拘留所采访被执行人;到执行现场采访强制搬迁、搜查和拘留,将被强制执行人的“老赖本色”曝光;罗湖法院开展执行专项行动,对12人进行司法拘留,一天执行标的达到900多万元;福田法院冻结被执行人股票账户等稿件,除了反映执行法官的甘苦,也从稿件的后面看见新闻记者冲在法院执行的第一线。

  深圳对法院执行难进行立法在全国来说是第一,而深圳商报和深圳中院合作,在报纸上用连载的形式,系统报道法院执行工作,开办“深圳法院执行故事”栏目,据了解,这也是全国媒体的首创。

  “深圳法院执行故事”见报后,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深圳法院系统、各界人士给予很高评价。还有一些当事人甚至拿着报纸找到深圳商报,希望通过记者的报道,能使自己的案件得以尽快执行结束。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包力于瀛赵鸿飞沈小妮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甘跃飞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