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教室里 半身瘫痪的老师说“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6:1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一个是泰晤士河畔举世闻名的伊顿公学——每年学费2万多美元,学生多是王公贵族或名门望族子弟。

  一个是百里峡中,破败不堪的达州宣汉县龙泉乡黄莲村小学———3个年级20多个学生挤在一间房中,学校至今没有通电。为了不让学生辍学,他们的老师不得不拄着拐杖、拖着半边瘫痪的身子翻山越岭去劝学。

  一个月内,曾前往英国伊顿公学参观访问的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生刘梦云体验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作为本次“牵手乡村教师”的志愿者,刘梦云一家三口于上周末来到了达州宣汉县龙泉乡黄莲村小学。无论是用DV记录下的场景,还是胡清贵老师给他们上的那堂课,用这一家子的话来说都是———“终身受用”。

  夜晚,胡老师一家人为志愿者在教室里铺起了地铺。躺在有许多破洞的楼板上,望着破碎瓦片上空的点点星光,17岁的志愿者刘梦云认真地告诉妈妈,这趟采集梦想之行,让她学会了珍惜,将来有机会,她一定来这里支教……

  险路

  第一辆到达校门口的车

  18日下午5时,结束了10个小时的行程后,17岁的志愿者刘梦云一家三口、摄影师老黑以及驼峰越野俱乐部的义务护航车队终于从成都到达了宣汉县龙泉乡。当地人一听大家的去向就摇起了头:“从来没有车上过黄莲村,路太险了,你们可以问问摩托车愿不愿意去!”

  不料,原本忙着招揽顾客的摩托车手们也拒绝了这趟生意:“去黄莲村的路太险了,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很多坡都呈45度角,太难走了!”摩托车手们说,几天前因大雨而发生山体滑坡,两名正在修路的工人被砸身亡,因此他们更不敢贸然上去。

  最后,在胡清贵老师女儿的带领下,志愿者车队决定驱车上山试试。驶进百里峡的腹地,每过一段便能看见一座小巧玲珑的铁索桥,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顺着铁索桥伸向大山的深处。

  晚上7点半左右,经过异常艰险的攀爬后,3辆驼峰越野志愿者车队终于顺利到达了黄莲村小学。尽管行动不便,但胡清贵老师还是拄着拐杖远远就迎了上来。

  “漏”室

  数着星星难以入睡

  黄莲村小学的校舍位于半山腰,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用石块、泥巴、还有木板垒起来两层“建筑”。久经风吹雨淋,墙体上的泥土已经脱落,不少木料也腐烂了,马蜂肆意在上面筑巢。

  至今,黄莲村仍然没有电。夜幕降临,胡老师的妻子和女儿张罗起了饭菜,被满屋子烟熏出了眼泪的志愿者们,也第一次见到了一个如此“多功能”的灶具:在屋子里的一个小火坑上,吊着一个锅,旁边煨着两个锅,两个锅上再架着一个炒菜锅,蒸饭、煮汤、烧水、炒菜,几乎全部同时进行。而这么多年来,只有半边身子听使唤的胡老师就是这样解决寄宿学生的伙食问题。

  山里的夏夜只有十多度。由于冬天更加寒冷,因此黄莲村小学每年8月中旬就要开学,以便早些放寒假。当志愿者们围坐在火堆边的时候,胡老师用健全的手拄着拐杖、用嘴咬着手电艰难地爬上了楼,为马上就要开学的20多个孩子准备教案。他的屋子除了一张床外没有其他家具,常年在煤油灯的微弱灯光下备课,胡老师的视力越来越差,现在几乎要贴着课本才能看见字。

  夜晚,胡老师一家人为志愿者在教室里铺起了地铺。躺在有许多破洞的楼板上,望着破碎瓦片上空的点点星光,刘梦云认真地告诉妈妈,这趟采集梦想之行,让她学会了珍惜,将来有机会,她一定来这里支教。

  幸福

  这样一课让我们受益终身

  清晨,刘梦云一家人主动帮胡老师打扫教室,这间不到10平方米却安满了桌椅的教室中,大家拿着从未见过的大扫帚扫得冒出了汗。随后,大家将胡老师请上了讲台,希望胡老师能为他们上一课。面对这些大城市里来的“学生”,胡老师为这堂课取名“幸福”———“什么叫幸福,能够让娃娃们读上书,能够让娃娃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就是幸福!”

  此时此刻,志愿者终于明白:胡老师是幸福的!尽管他曾经因为终日操劳而半身瘫痪,尽管他因为劝学而在深山雪坑被冻僵过,尽管他还在授课时因为行动不方便摔得头破血流。然而,看着有的学生当上了副乡长,有的当上了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还有的当上了村支部书记,而他所教的复式班的成绩也年年名列全乡前茅,他感到自己是幸福的!

  临走,刘梦云一家希望胡老师能写几个字以示激励,胡老师转过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感谢你们对我们山区教育的支持和关怀以及对我个人的厚爱。也许是觉得这一句话还不能表达心情,胡老师想了想,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大的字:太感谢了!

  经过本次“希望工程 牵手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的报道,瘫痪教师胡清贵的事迹感动了不少读者。就在志愿者们到达的当天,一张由“成都青羊区无名”寄来的3000元汇款单到达胡老师手中;一位家住成都龙泉驿区的热心人还千方百计联系上了胡老师的女婿,表达了对胡老师的敬佩之情。此外,蓉城的爱心企业也正在积极为他筹集梦想基金……

  这一切,都让胡老师和家人们感激不已。

  牵手乡村教师·志愿者手记

  大山深处的师魂

  志愿者:刘梦云(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学生)

  我在剧烈的颠簸中望向窗外:满目的绿树青山,几乎不见人烟。沿着崎岖弯折的小路爬上了学校,才发现这里的落后超乎了想像:至今还没有通电,一切现代工具到这里都成了哑巴,而所谓的学校也只有一间教室,课桌早已破旧不已。黑板只是块木板,在承受了三十多年的书写后,仰着一张饱经风霜而斑驳不堪的脸。

  胡清贵老师,一个头发花白、身体有些微佝偻的人,他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向我们走来,如同他这三十几年来坚持走向他的学生一样。他脸上露出了喜悦,笑容牵动着每一条皱纹。老师说,这里是故乡,自己又是村里第一个有文化的人,希望尽力多教导一些山里的孩子成才。他说他的愿望是能盖一座砖瓦的学校和修好学生来校的路,让他们不再走得那么辛苦。

  等待晚饭时,得知胡老师在备课———那是间再简陋不过的房间,唯一的光源是桌上的煤油灯。屏息小心走过去,老师的教案上写着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找春天》。而这,又何尝不是在为山区的孩子们寻找春天呢?只是,或许是那蜡烛的烟雾太熏人,我的眼睛隐隐作痛,像是要落下泪来。

  回想起我们学校,有偌大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教室里还有电视和空调。如此优越的条件,可我们还是会常常抱怨。在这里,却有孩子每天走三小时的山路才能上学,还有半身瘫痪仍在坚持教学的老师。面对这一切,我们还能安然地抱怨吗?

  胡清贵老师一个人用颤抖的肩膀扛起了山区孩子的希望。这样的老师,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这样的老师,拥有着世界上最纯洁的师魂!

  牵手乡村教师·梦想展示

  姓名:胡清贵

  学校:达州宣汉龙泉乡黄莲村小学

  梦想:修建一所新学校,修整艰险的山路。

  姓名:程贵根

  学校: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河桥小学

  梦想:希望村小的老师能到城里的学校深度观摩学习一个月,开阔老师们的眼界;希望城里的老师能到乡村小学支教一个月,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姓名:刘莉

  学校:眉山市彭山县皇陵乡第一初中

  梦想:作为老师,希望学校有台能上网的电脑,及时获知外界的信息与资源;作为母亲,希望儿子能找份好工作。

  牵手乡村教师·志愿者特写

  路遇车祸 志愿者冒险救人

  老黑,曾多次组织并参加关怀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本次梦想采集活动志愿者之一,主要负责摄影工作。19日中午,老黑所在的志愿者车辆返回途中,一辆客车与一辆卡车猛烈相撞,老黑第一时间冒险进入客车内,将一名儿童以及多名伤者救出。

  19日一早,老黑所在的驼峰A351车结束了对宣汉龙泉乡黄莲村小学胡清贵老师的寻访后,从樊哙返回宣汉县。中午11时40分左右,当A351途经一个名叫“白坝”的地方时,突然发现一辆客车与一辆运煤的大货车相撞,货车的车头几乎全部嵌进了客车。A351立即停车,在队友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老黑冲向了事发地点。此时,老黑发现,客车的油箱正在一股股地往外冒油,随时有可能起火爆炸。而车上,两位司机均被卡住,货车司机已经昏迷,几名坐在客车前排的伤者均头破血流。老黑立即扯开被撞变形的客车车门,将一名小男孩抱出。接着,他又与随后赶来的群众一道,将几名伤重的乘客抬了出来。直到救护车以及消防赶到后,满身是汗的老黑才放心地离开……

  本组稿件由记者 李天啸 实习记者 柯娟 陈茂林采写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