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项社科成果荣获部级以上奖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6:39 深圳特区报

  市领导出席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成就展(2000-2007)开幕仪式

  75项社科成果荣获部级以上奖励

  【本报讯】(记者滑翔实习生杨赛)600多个理论研究成果,45部学术专著,4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310多项国家、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80多项优秀成果奖励……昨天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联合主办的“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成就展(2000-2007)”在深圳图书馆开幕,以简明直观、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近年来深圳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成就精彩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作为第五届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的重点板块之一,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旨在向广大市民普及宣传人文社会科学,以进一步提高市民的人文素质,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市政协副主席姜忠,市老领导邵汉青等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剪彩。

  据介绍,“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成就展”共分7个部分,分别为:导言、从“文化立市”到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活动、人文社会科学普及活动、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和人文社会科学学会(研究会)。展览通过图片、实物、文字图表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全市22个人文社科研究单位在2000年到2007年间所取得的成果、开展的学术活动和普及活动、机构现状特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等方面的情况,使广大市民在了解深圳人文社科事业发展面貌的同时,感受到深圳文化的快速发展,领略到深圳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

  城市因文化而富于魅力,文化因学术而具有品位。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文社科事业。从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提出,到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的强调,人文社科事业在全市工作大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我市社科研究机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安排,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紧扣全市工作中心,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围绕“深圳市科学发展观研究工程”、“改革开放30周年研究工程”、“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研究工程”、“深圳创新文化研究”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推动了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市社会科学院(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在各个领域共形成理论研究成果600多个,其中出版学术专著45部,有10部专著获国家、省、市社科类常设奖励。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6项、国家青年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29项,并在城市发展综合研究、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开放型经济研究、人口与文化建设研究等领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专长。在此期间,深圳学者共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42项,国家有关部委资助课题70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0项,深圳市“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先后立项课题173项,课题完成率在85%以上,其中75项成果获得部级以上奖励,213项获得深圳市优秀成果奖。

  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人文社科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品牌。从2003年开始策划推出的《深圳社会科学文库》、《文化立市论》、《走向现代化》、《深圳蓝皮书》、《深圳文化蓝皮书》、《深圳大学社科文丛》等系列成果,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同时,我市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研究领域也逐步成长为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群。尤其是经济特区研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建立了第一个教育部与广东省共建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在服务大局、繁荣学术的过程中,深圳人文社科研究机构和队伍自身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6年底,我市共有各类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近80个,社会科学学会、研究会58家。全市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约20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各级党校以及社会科学学会、研究会等,以中青年人和高学历人才为主,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占总数的1/3左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社科类专家有8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