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短线不得连续发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6:53 信息时报

  

公交短线不得连续发车
下月起公交短线车前挡风玻璃和上车门须各设导乘牌。时报记者 黄立科 实习生 肖运艽 摄时报讯 (记者 朱蕾) 记者昨日获悉,针对广州部分公交线路开行临时短线,长短线车发车间隔难摸规律,市民经常久候不见长线车踪影的情况,交通部门出台“广州市公共汽(电)车区间车及快车营运调度操作规范”,从9月1日起开始规范公交车短线发班频次。按照这一规范,公交短线车及快车的发班密度最高不得高于本线路总发班次的三分之一。公交企业若持续发短线令市民苦等,“不良记录”就会被列入线路考评当中。

  现状

  长短线发车规律难循

  据了解,公共汽(电)车在营运生产中,按车辆行车组织方式可分为全程车、区间车、快车(直达、大站快车等)等。其中区间车俗称“短线车”,是指车辆仅行驶线路上某一客流量较大路段的一种辅助调度形式;快车则是指为适应沿线长乘距乘客需求,采取的越站快速运行的一种辅助调度方式。

  有公交企业解释,区间车和快车是根据公交线路客流需求、运行状况及道路交通情况所灵活采用的调度方式,其作用一是加快车辆周转,提高车辆利用率,二是及时疏运高峰客流,解决大部分乘客出行需求。

  不过,不少市民反映这种长短线发车的方式没有规律,想坐长线车的乘客等候许久等来的都是短线车,尤其是高峰时间更为明显。“有一次下班时间,我足足等了一个小时车。不是没有车,而是来的都是短线,到不了我的目的地”,乘客林小姐一提起长短线发车无规律就一肚子气。

  标识隐蔽常常上错车

  还有市民抱怨,长短线车标识不明显,多数线路的站牌上都只标出长线所有站点,短线车只能靠自己留神上车门附近的标示:“可赶上人多的时候,一看到车来大家都一窝蜂挤上去,根本来不及看标识,上错车是常有的事。”

  措施

  9月1日起规范操作

  根据市民的意见,交通部门根据广州市目前公交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对运用较多的“区间车”(“短线车”)、“快车”等调度操作方式作出规范。下月1日起,公交线路将不能再随意开行短线。

  规范一:核准备案

  根据规范,区间车和快车线路的开行及开行后优化调整,实行核准备案制度。经营单位需将线路断面客流数据、高峰期、平峰期调度计划等资料报市客管处核准备案。

  规范二:提前公示

  区间车和快车经核准备案后,运营单位须在线路首末站及车辆宣传栏公示区间车运行区段、发班时段及快车不停靠站点、固定发班时间(随季节性变化可作调整)等信息。

  规范三:短线车不能连续发

  在发班要求方面,区间车和快车发班密度最高不得高于本线路总发班次的三分之一,不得连续发区间车或快车;区间车应固定其运行区段、停靠站点和发班时段及密度;快车应固定停靠站点、发班时点(定时发班);同一辆车不得同时采用区间车和快车两种调度方式。

  规范四:前挡风玻璃和上车门设导乘牌

  针对市民反映导乘标识不明显的问题,规范要求区间车和快车在运营期间要统一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右下方和投币箱正对车门一侧分别设置“前导乘牌”和“中导乘牌”。“前导乘牌”和“中导乘牌”尺寸分别为50×30和20×15(单位cm),标识内容为“短线车”及折返站名或“快车”及不停靠站名。

  规范五:突发情况方可临时调度

  遇道路交通事故、交通管制及市政设施抢修等突发情况,运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临时采用区间车或快车等调度方式,并及时告知市客管处。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