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教授张爱冰驾车探访丝绸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7:20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报合肥8月21日电(记者李陈续)“收获可真不少!教了这么多年汉唐考古,一趟丝绸之路走下来,对书本知识和学术理论概念的理解更加具体和准确了。”——在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陆勤毅的办公室里,刚刚驾车探访丝绸之路归来、正在整理资料的张爱冰教授对记者述说着自己的感受。身为安徽大学考古专业学术带头人的陆勤毅认为,鉴于考古学的专业特殊性,张爱冰教授这样近距离印证书本知识和学术理论概念的治学精神值得提倡。

  今年46岁的安徽大学考古学专业教授张爱冰,长期承担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文化人类学等课程教学任务,是学校考古研究室主任。由于专业的原因,对于亲身探访贯穿汉唐历史的丝绸之路,早就充满期盼。近几年成为“越野车发烧友”以后,熟练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越野经历更是为探访丝绸之路提供了可靠保障。

  今年7月22日,忙完了自己手头的各项工作,张爱冰乘着学校放暑假的机会,驾驶着自己装备了车载电台、导航系统以及各种应急装备的爱车,从合肥出发,踏上了探访的行程。按照“合肥—兰州—河西走廊—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阿勒泰—伊宁”,再从“库车—拜城—喀什—和田—民丰—若羌—翻越阿尔金山—穿越柴达木盆地—青海湖—兰州—临洮—天水—宝鸡—合肥”的行车路线,张爱冰用25天时间,行程15000公里,基本走完了丝绸之路的北、中、南、羌中道,沿途收集大量资料以及拍摄5000多张珍贵照片。

  一路上,虽然有甘肃、新疆、青海的考古同行以及网友提供帮助,但单车独行的张爱冰,还是经常风餐露宿,历经艰辛。在沙漠中行车,只要窗门一开,沙子就会飞进车内,每天晚上车座椅上便是一层细沙;而且,茫茫大漠,一眼望去无遮无挡,孤独、疲劳、无助……会一阵阵袭来。特别是独走位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至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的独库公路,让张爱冰至今想起来还有些后怕——独库公路属于217国道的一段,穿越天山腹地,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穿过,沿路到处可以见到“前方危险,车辆严禁通行”的警示牌,基本属于无人区,途中车辆十分稀少,一旦发生险情,后果不堪设想。

  历经艰险,方得丰富收获。在25天中,张爱冰不仅走近了黑水城和嘉峪关、阳关、玉门关,而且参观考察了丝绸之路上几乎所有重要的遗址、要塞和城镇。在丝绸之路的北、中、南、羌中道,张爱冰对丝绸之路考古新发现与新进展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对沙漠与丝绸之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了新的思考。对以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绿洲、柴达木盆地、定西等为代表的西部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有初步的观察。张爱冰说:“这些实地探访经历对以后教学都有很大影响,甚至一些经历会改变考古学学生的想法或者命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