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瑞: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7:41 法制日报

  阿里,西藏最西边的一块高地。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把这块31万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托上了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条风雪国界线上,集合着最富有牺牲、奉献精神的军人。

  汪瑞,阿里军分区狮泉河医疗站外科护士长兼心理咨询室主管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校军衔。在喀喇昆仑山守防期间,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网站,在高原边防部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足迹遍布喀喇昆仑山、西藏阿里高原,被广大边防官兵亲切地称为“知心姐姐”。

  喀喇昆仑山的石缝里有一种黄色的小花———格桑花。藏民们说,看到它就看到了吉祥和希望。汪瑞堪比格桑花。

  汪瑞先后23次登上全军海拔最高的神仙湾边防哨卡,20次翻越6700米的界山大坂。这一路走来,是需要何等的毅力,何等的精神?在几天的时间里,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中,记者采访了汪瑞,采访了和汪瑞一起工作的战友以及她服务的边防官兵。在这过程中记者不断地被深深打动,多次潸然泪下。

  全军首位海拔五千米以上地区的心理咨询师

  曾经有个战士问过汪瑞:“汪医生,我觉得阿里太苦了,在这里当两年兵都很难坚持,是什么让你在高原工作那么久啊?”

  “包括你在内的你们这个高原官兵群体,因为对你们的热爱,所以我留在了这里,所以我在素有‘生命禁区’的喀喇昆仑山、阿里高原一干就是8年,我还要继续干下去。”汪瑞爱这片土地,爱这里守山戍边的官兵,她这样说,也这样做了。

  汪瑞走上高原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是偶然也是必然。

  十几年前,当她还是南疆军区第12医院一名临床护士时,在众多的追求者中她毅然选择了喀喇昆仑山守防的边防连连长陶雨。

  对临床心理学有一定了解的她意识到,由于高原边防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抑郁、烦躁、恐惧等心理障碍,各种心理疾患已经成为严重危害高原官兵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

  想到一个个年轻的战友在饱受高原严酷环境折磨的同时,还要承受种种心理压力,饱受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她不由感到阵阵心痛。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高原那严酷的自然条件,但却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心情,让戍边的战友们拥有轻松和愉快。”谈起当年的情景,汪瑞陷入了沉思中。

  1995年至1997年,她先后两次到第三、第四军医大学进修。汪瑞毅然选择了难度较高的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大众心理学,只要能找到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她就看,她把为边防战士探索开辟心灵的通道作为自己事业的追求。1998年7月,汪瑞以全优成绩获得了心理学学士学位,并通过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为了全军高原部队首位获得国家资格认证的心理咨询师。

  汪瑞曾两次主动申请调动工作。第一次是1999年,从条件较好的解放军第12医院调往高寒缺氧的喀喇昆仑山,她是边防某团首位赴高海拔地区哨卡守防的女军人;第二次是2006年,从喀喇昆仑山调往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藏北高原,她成了全军首位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全面开展人体心理健康研究和教育疏导的医务工作者。

  采访中,汪瑞很开心地笑了,她想到了最让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儿。那是去年她刚到阿里工作,在扎西岗边防连,政治部的一位科长要把他介绍给大家的时候,问了一句: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知道,知心姐姐。”战士们不约而同地喊出来了。汪瑞当时特别开心,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因为尽管守防这么多年,可当时她毕竟还是第一次上阿里啊。

   23次登上全军海拔最高哨所

  惊天动地的事汪瑞没有做过,但她敬业。同事张国辉医生如是评价。张国辉清楚记得汪瑞为了掌握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设计调查问卷,一个问卷有二百多个问题。她还先后23次登上全军海拔最高的神仙湾哨所,20次翻越海拔6700米的界山达坂,深入防区所有连队、哨所巡诊调研。由于缺乏相关统计软件,数千份问卷、上百万组数据的统计、评估和分析,都要由手工完成。一张床,一张桌子,汪瑞和她的同事几个人围着桌子统计数据,停电了,他们就凑在蜡烛底下继续工作。

  有一次,为了统计新兵上山前的心理测试情况,汪瑞从头一天中午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6点钟。由于加班超负荷工作,汪瑞发烧了,39度。繁重的脑力劳动使汪瑞的记忆力明显减退,头发开始一缕一缕地往下掉,她还患上了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都病了,还这么工作为啥啊?”张国辉不解。“这么多数据等着统计呢。”汪瑞笑了笑又埋头工作了。

  在对高原官兵心理状况进行调研统计的数据出来后,汪瑞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开始思考如何对高原官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素质训练辅导。

  从此,心理健康教育在雪域高原上扎下了根。汪瑞通过上课形式告诉大家心理健康常识、高原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调试方法、抑郁症的防治等。她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为解决基层连队打电话难的问题,她鼓励大家以信函的方式进行心理咨询。

  “有困难找组织,有心事找汪瑞。”这是汪瑞发给边防官兵“连心卡”的两句话。为方便战友们咨询,她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将办公室、宿舍电话和军线手机号码都印在一张卡片上。每到一个连队,她就把“连心卡”发给战士们。很多战士都给“知心姐姐”打来电话,请她帮助解难释惑,汪瑞总是耐心予以解答;还有些战士没有什么事,就是想给她打个电话聊聊天,听听她的声音,汪瑞会主动找话题和他们聊一会儿,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事情,或给他们唱一首优美的歌曲。“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她不像一位心理医生,倒更像一位姐姐。”“知心姐姐”这个名字在雪域高原传开了。

  2004年,经上级批准,汪瑞的边防卫士心理咨询网站正式开通。从此,部队内部网络上有了一个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专人维护、全军海拔最高的心理咨询网站。“知心姐姐信箱”、“心理学苑”、“悄悄话”等7个栏目,是汪瑞网络家园中一个个“会客室”,在这里,诸如性心理、婚恋心理等难以启齿的敏感话题,大家也敢说敢问了。为及时发现官兵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一年,汪瑞把心理咨询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了高原官兵心理健康档案。她还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探索总结出了“转移法”、“升华法”、“宣泄法”、“调控期望法”、“多维思考法”等心理治疗法,不仅受到专家的肯定,还被许多官兵作为自我调节心理障碍的一剂良药。

  她用两年时间,对高原官兵心理变化的20余项指标进行追踪检查,得出了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家庭背景官兵的心理健康数据,获得5万余字的数据资料,为高原官兵心理疾病防治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她撰写的心理学论文多次在权威杂志发表。其中,论文《对特高海拔区和高海拔区驻军官兵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改变的追踪调查及分析》,填补了世界高原心理医学空白,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