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青海自主创新的号角——西部专家论坛开幕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7:4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蓝天,白云,绿树,清风。

  在今年这个宜人的季节,青海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8月21日,第九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在青海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全国政协领导人、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和来自西部地区、有关全国学会的院士、专家、学者,聚集高原,“论剑”科技自主创新与西部发展,为青海的经济发展“把脉开方”。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迈着自信的脚步走上主席台,用那清亮的声音致开幕词。“六年多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西部地区已初见成效:GDP六年翻了一番,生态建设得到显著加强,基础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振奋人心的总结,感染着每一位与会者。面对未来5年怎样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重任,邓楠言简意赅指出:“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推动自主创新。”掷地有声的点击,打开了此次论坛的主题,也打开了大家想象的思维空间。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院士徐匡迪所作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报告,传递着新概念、新思维。西部开发已站在新的起点,西部要运用各自的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科技教育的作用比自然资源的作用更重要……话筒中传出的徐匡迪院士的每一句话,都让与会者感到高端学者厚重的分量;电子滚动显示屏展出的每一页包含智慧和心血的研究,都从高层面开阔着与会者的视野;会场寂静的空气中,无言地流动着一种心灵的感应,在院士和与会者之间有一座透明的“心桥”瞬间搭就。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曹玉书,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杜祥琬来了。曹玉书副主任关于“西部地区要加快‘转轨’、‘上路’进程,发挥后发优势,树立高起点发展观念”的阐述,叫众多参加会议的我省代表拍案叫好,这一阐述恰好与我省当前的经济发展政策吻合,代表们从权威的建言中找到了理论的基点,获得了极大的欣慰和鼓舞。院士杜祥琬关于《中国要发展三种概念的绿色能源》的报告,叫与会者耳目一新,深受启迪,“争取隧道效应,落实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中国能源的结构和颜色”诸多精辟论道,赢得与会者热烈的喝彩。

  还有,殷瑞钰、汤中立、邱定蕃、翁宇庆等院士、专家们在繁忙中抽时间来了,他们围绕“科技创新”、“资源开发”、“西部发展”这些当前西部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站在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慷慨陈词、侃侃而谈,在这个清风徐徐的高原初秋,将宝贵的知识财富带到了青海,让知识随风吹进了青海人的心房。

  化隆回族自治县科协主席何生祥没有错过一场报告,他激动地告诉记者“太精彩了,太有收获了,太值得一听了。”这位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工作者感到,虽然院士、专家们的发展“计谋”不能在我省经济发展中一蹴而就全面开花显效,但影响已经开始,而且肯定会十分深远。他表示化隆科协将结合当地实际,从小处着手、从最基层着手,进一步抓好农民科技知识、科技技能培训,让农民群众沿着科技的云梯登上新的生活层面,让县域经济沐浴着院士、专家们的智慧光芒向前迈进。

  高原初秋喜迎宾朋,群贤毕至共写华章。这是一场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用知识的力量吹响了西部、吹响了青海自主创新、发展新型工业的号角。(作者: 张利锋)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