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社区媲美城市社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8: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昨日,就今后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标本意义,新型社区将给村民带来什么实惠等方面的问题,成都市小城镇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红,总经理赵杰胜,郫县副县长梁伟,战旗村书记李世立等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华西都市报:为什么会首先选择战旗村进行新型社区建设呢?

  张正红:这是因为战旗村产业发展很好,村民对建设新型社区的积极性很高。这个村拥有集体企业7家,现有集体资产1280万元;私营企业5家,多数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全村土地规模经营流转率达到40%左右,2006年人均纯收入5424元。

  华西都市报:哪些村落适合实施新型社区建设?

  赵杰胜:对没有产业支撑的村落,我们不会进行新型社区建设。要说标准,简单说首先必须是有产业支撑,能解决集中居住后,“田由谁来种、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这些问题;其次是村民对新型社区建设非常支持,农民集中度能达到50%以上。

  华西都市报:集中居住区的房屋如何建,建设成一个什么样?

  赵杰胜:新型社区将达到城市社区的标准,对房屋我们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进行建设。现在我们有两种建设和安置模式,一是“统建”,一是“自建”。从节约土地出发,我们要求“统建”为5层,“自建”为两层。主要的户型为80—120平方米。建成后,居住区的水电气,商业、幼儿园、医疗、养老、治安等设施都将配套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华西都市报:战旗村的新型社区建设在哪个地方?

  梁伟:集中居住区将修建在离唐昌镇场镇2公里左右的地方,将原来散居的村民集中到居住区内居住。

  华西都市报:村民的新房是如何考虑面积的呢?

  梁伟:按照相关规定,进入集中居住区安置,每人平均面积是35平方米。

  华西都市报:建新型社区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梁伟:我们不是为了集中而集中,比如战旗村,我们就是要把它建成一个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产业链。

  华西都市报:村民集中居住后,如何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梁伟:因为有了产业的支撑,农民将能够进入新型的农业产业园区解决就业问题,并逐步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

  文/图记者彭永生实习生袁丽霞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