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乡间的“和谐卫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8:01 大江网-江西日报

  他们有着“和事佬”、“管家婆”等诸多褒贬不一的称呼

  他们是中国农村与老百姓距离最近的“乡镇干部”

  他们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角色心理、生存困惑

  农村治保调解员,这个工作在最基层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建设和谐平安乡村,构筑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的工作中,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带着这一串串问题,近日,笔者走近他们进行了调查采访——

行走在乡间的“和谐卫士”

  潭丘村农村治保调解员正在处理村民间的纠纷。

  现状:肩挑重担志更坚

  酷夏,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新干县沂江乡治安巡防队队长、治保调解主任陈建根同往常一样,带队夜巡。当巡视到东湖堤段时,远远发现有一伙人在堤上游荡,形迹可疑,高度的职业敏感促使他们暗中跟踪,当这伙人来到排涝站准备盗窃变压器时,躲在暗处的陈建根等人迅速出击,将盗贼抓了个正着,及时避免了一起集体财产被损被盗事件的发生……像这样的事,连陈建根自己也不记得处理过多少件了。

  在农村,婆媳怄气、夫妻斗嘴、地界不清、买卖纠纷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旦没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件发生。将农村矛盾纠纷扼制在萌芽状态,大多时候要农村治保调解员出面扮演“和事佬”。在20多年的聘用治保调解员这个工作岗位上,陈建根得罪了不少人,因此遭到村民讥笑也是常有的事。“经常听到‘关你什么事,到头来你还不是和我一样种田,要回家里吃老米’这样的话,如果意志薄弱,早就洗手不干了……”陈建根的一番话,道出了目前大多农村治保调解员经常面临的尴尬工作现状。

  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也让人不免为他们的工作捏了一把汗。在陈建根的办公桌上,笔者看到他的工作牌上赫然印着:治保调解主任、司法助理员、民兵连长、巡防队长四个职务。面对笔者的疑惑,陈建根淡然一笑:“在农村,治保调解主任身兼数职是常事,当村民有什么矛盾纠纷找到我们,把我们当成解决问题的救星时,我们心里是最自豪的,但我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他们是难以理解的。”

  除了事务繁杂之外,困扰治保调解员的最大问题是工资待遇低。“我们的月工资在50~260元之间,兼任村委其他职务的治保主任要高些,平均月工资在133元,工资全部由村委负责发放,工资高低主要取决于各村委会经济情况。”该县界埠乡一位负责治保调解工作的干部说。

  在此后的调查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治保调解员的年龄普遍偏大,45岁以上的占大多数,且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高中以上的偏少,法律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但就是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下,笔者看到,他们仍以无比敬业的精神行走在乡间的村巷街头,尽心尽力扮演着在常人看来“别人插花我栽刺”的角色。

  破解:变革带来新气象

  这些天来,新干县城上乡的治保调解主任邓建辉心里格外高兴,因为6月8日县里正式下文批准从财政经费中拨付给他们每月30元的岗位津贴。“虽然钱是不多,但对治保调解员的工作是一种肯定和激励,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县财政为他们拨付个案调处补贴费,促使他们的工资待遇得到改善。”县政法委的同志如是说。

  笔者在该县政法委采访时,刚好碰到全县的治保调解主任培训班开课。主管宣传培训的负责同志说,为了全面提高全县的治保调解主任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该县公安、司法、综治办每年都会组织举办全县治保调解主任培训班。“通过培训,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有了新的认识,对调解程序和业务知识有了更多了解,懂得运用法律知识讲究调解技巧开展工作,将情与法有机地结合,也使我更加成熟,调解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往家长式的做法。”来自桃溪乡板埠村的治保调解主任黄佐明说。从他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政府在农村治保调解这块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治保调解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在该县金川镇中山、城南等社区,笔者见到了刚刚招聘上岗具有大专学历的几位治保调解员。中山社区主任李维政告诉笔者熏社区首聘高学历的治保调解干部,的确是为这支队伍中输入了最为新鲜的血液。目前,农村治保调解在经历了农村税费改革“断奶”阵痛期后,正朝着风雨过后的阳光大道迈进。

  探索:群防群治新模式

  如今,农村治保调解工作再也不是唱“独角戏”的时期了,调动各种力量,建立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体系,正在成为各地政府的一致共识,众人划桨开大船、共创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正在成为新农村治保调解工作新的亮点。

  新干县潭丘乡党委副书记聂映霞听到我们来采访农村治保调解时,立马带着我们来到该乡中洲村文化大院。问其故,她指着聚集在一起看报的几位老者说:“中洲这几年的变化要归功于村里的老年协会,他们在农村治保调解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你们采访采访这几位老同志,他们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协会会长邹耀添老人的讲述,渐渐向我们展开了一幅清晰的中洲变迁图。原来,中洲村辖奇富、巷里、老上3个自然村,共12个村民小组,880户农户,3600口人,3个自然村房屋田地相连。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3个自然村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成立于1991年的中洲村老年协会,由380多名60岁以上退休在家的国家干部和热心公益事业的老村民组成,下设了禁赌、调解、村规民约监察和关心下一代4个工作小组,协助村干部工作,化解民间矛盾。如今的中洲村,在老年协会的参与下,治安稳定,打架斗殴得到有效遏制,村民们互让互谅,温馨祥和。

  像中洲村一样,目前,农村许多地方正在探索着更多新颖实用的群防群治工作新模式,在工作方式上,更多地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变“治”为主转“防”为主,将治保调解与其他工作相结合相渗透。新干县政法委副书记邹宗生掰着手指头数落着说:“如建立边际调解工作协会,处理县市之间边际村民间的各种纠纷矛盾;如建立农村创业协会,帮助农村青年创业,解决农村多余劳动力,分散矛盾纠纷产生的几率……”

  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探索中,农村治保调解越来越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农村治保调解员,这群行走在中国乡间的“和谐卫士”,他们的步伐也走得越来越坚实!

  李福孙 廖彦冰 文/图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