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投资我们放心”——省有关部门为台商服务记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8:06 大江网-江西日报

  编者按

  为迎接’2007赣台(南昌)经贸合作研讨会的到来,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台资企业行”系列报道,展示我省良好的投资环境,报道台商在我省投资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

  8月初,记者随’2007赣台(南昌)经贸合作研讨会采访组在省发改委、南昌海关等部门采访,深受他们急台商之急,想台商之想,千方百计为台商服务的精神所感动。南昌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良(金鉴)先生动情地说:“在江西就像到了家一样,来这里投资,我们放心!”

  “绿色通道”解难题

  8月8日,泰丰轮胎(江西)有限公司的马念慈将一面写有“国家窗口,防卫楷模”的锦旗送给边检站的官兵们。原来,在不久前,台资企业——泰丰轮胎(江西)有限公司的商务代表前往香港签约途中,由于交通阻塞,等他们赶到昌北国际机场时,口岸已经截止入关。情急之下,该公司代表向南昌边防检查站官兵寻求紧急帮助,南昌边防检查站当即决定,在保障航班正点起飞的情况下重新开关,并为该公司商务代表开通了经贸投资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为其办理了相关手续,使其顺利乘上了当天去香港的航班。

  据了解,江西边防官兵严明的纪律、热情的服务、便捷的通关,给台商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边防官兵主动上门为台资企业员工传授出入境知识、提供法律及相关业务咨询、定期上门征求意见建议的做法,也深受台资企业的好评,尤其是为重要客商发放优检卡、开通经贸投资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热线服务等举措更是得到出入境旅客与客商的一致称赞。

  “通关110”排忧愁

  今年7月中旬,台资企业江西东元电机有限公司一批价值622.4万元的设备需要从上海吴淞口岸进行转关,口岸海关要求在上海口岸卸货。为了抢抓时间,他们忙向南昌海关求助。“通关110”接到台商的求助信息后,马上组织人员与上海吴淞海关取得联系,经过多次沟通和协调,吴淞海关终于同意将这批重达284吨的货物运输到南昌海关报关。7月27日,货物抵达南昌,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南昌海关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为东元电机有限公司办理通关验放手续,深得企业好评。据统计,“通关110”自今年4月成立以来,共接到台商和台资企业求助和咨询电话220多个,处理率达100%。

  南昌海关在努力营造为企业服务良好环境的同时,还积极推动区域通关改革。全面搭建了南昌至“长珠闽”地区八大口岸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赣粤港”快速通关和海铁联运模式,大大提升了通关效率,降低了台资企业通关成本。

  措施到位促发展

  为使台资企业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我省各级相关部门纷纷制订服务措施,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添砖加瓦。省发改委建立了重大项目调度会议制度,保证按时落实项目和签订合同、保证按时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先后组织召开18次重大项目调度会议,依法依规协调解决了台商投资过程中遇到的用地、供水、供电、融资等方面的问题。

  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先后出台了实行24小时预约报检,建立电子申报、电子转单、电子通关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台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省外经贸厅下放审批权,行政许可事项也由原来的28项,缩减到5项,提高了办事效率。

  此外,全省各县市(区)政府也成立了服务小组,随时为企业提供全程式服务。在加强服务的同时,我省还建立了台商投诉协调机构,规范了工作程序,使台商投诉协调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有力地促进了台商在我省投资兴业。

  本报记者张玉珍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