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8:3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提醒中国公民出国后注意事项

  尊重当地风俗遵守法规注意交通安全

  外交部21日发布2007年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提醒中国公民出国后注意尊重当地风

  俗习惯,遵守当地法律规定,注意交通安全(在实

  行靠左行驶的国家应尤其注意)。

  《指南》说,公民出国后应严格按照签证或居留许可上允许的时间在有关国家停留。如需在国外停留较长时间或所在国局势不稳,建议前往中国驻当地使、领馆进行公民登记,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使、领馆能及时取得联系。

  此外,出国后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防盗、防骗、防诈、防抢、防打。在住处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让小孩告诉陌生人父母不在家;出门时尽量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或大量现金,也不要在居住地存放大量现金;不要在私车的明处摆放贵重物品,如车胎被扎,修车时务必要先锁好车门;不要将文件、钱包、护照等重要物品放在易被利器划开的塑料袋中;不要在黑暗处招呼出租车;不要轻易让陌生人搭乘您的车;不要和陌生人一起行走;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不要在街上乱捡东西,以防被敲诈;不要在黑市上换汇;如警察检查您的护照等证件,应先请他出示证件,记下他的警牌号、警车号;交罚款时不要当街交给警察,而要凭罚款单交到银行等指定地点。

  ———如发生被抢、被盗、被骗或被打事件,应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并要求其出具报警证明,以便日后办理保险理赔、证件补发等手续。

  ———留意当地报纸、电视等媒体信息,了解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与邻为善,入乡随俗,尽快适应当地生活,融入当地社会。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循正当途径解决,不要采取贿赂等不合法方式,以免问题复杂化。

  ———熟记当地火、警、急救等应急电话。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注意在外饮食健康,尽量避免吃未煮熟的食物或喝未煮开的水(除正规密封罐装矿泉水);切勿前往疫区、辐射区、赌博、色情等场所。

  ———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等与家人或朋友保持正常联络,以免亲友担忧。

  查询中国使领馆联系方式了解旅行目的地有关信息

  外交部21日发布2007年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建议中国公民在出国前登录外交部网站(www.fmprc.gov.cn),查询中国各驻外使、领馆的联系方式以及相关旅行提醒、警告等海外安全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指南》说,出国前应了解旅行目的地国,尽可能收集目的地国的风土人情、气候情况、治安状况、艾滋病、流行病疫情、法律法规等信息,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

  此外,《指南》建议公民在出国前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检查护照有效期(剩余有效期一般应在一年以上)。

  办妥目的地国签证,确保自己已取得目的地国的入境签证和经停国家的过境签证,签证种类与出国目的相符,签证的有效期和停留期与出行计划一致。

  核对机(车、船)票。仔细核对票面上所显示的登机(车、船)时间、地点以及联程票的前后衔接是否正确。

  购买必要的人身安全和医疗等方面保险。

  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并随身携带接种证明(俗称“黄皮书”)。

  严禁携带毒品、国际禁运物品、受保护动植物制品及前往国禁止携带的其他物品等出入境。

  慎重选择携带个人药品。

  注意目的地国海关在食品、动植物制品、外汇等方面的入境限制。如携带大额现金,必须按规定向海关申报。切勿为陌生人携带行李或物品。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建议在护照上详细写明家人或朋友的地址、电话号码,以备紧急情况下有关部门能够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

  出境中国公民可获得领事保护服务

  外交部21日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详细介绍了出境中国公民可以获得的领事保护服务。

  《指南》说,当进行诉讼或寻求医疗救助时,出境中国公民可以请领事官员推荐律师、翻译和医生。此外,还有:

  ———当驻在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可以请领事官员协助撤离危险地区。

  ———当在海外被拘留、逮捕或服刑时,可以请领事官员前往探视。

  ———当遭遇意外时,可以请领事官员协助将事故或损伤情况通知国内亲属。

  ———当遇到生计困难时,可以请领事官员协助与国内亲属联系,以便及时解决所需费用。

  ———当与亲友失去联系时,可以请领事官员协助寻找失踪或久无音讯的亲友。 (据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