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民间文化深挖广掘出“金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8:37 大江网-江西日报

  本报丰城讯 晏常华、袁方坤报道:丰城市袁渡镇王洲村农民王仕成由在家雕毛笔转为到南昌市雕象牙,一幅《红楼梦》象牙书画微雕品被香港老板相中,出资60万元进行收购,如今他由一名普通农民变成了资产超千万元的城市微雕大师。这是该市弘扬先进文化,赋予时代内涵,使优秀民间文化在新时期发生深刻变化的缩影。目前,该市已形成诗画、戏剧、微雕、剪纸等10多个“一村一品”特色品牌。

  一直以来,丰城市对底蕴深厚的民间文化高度重视,形成了由宣传部、文化局牵头,市、乡(镇)、村三级联动的长效机制,并采取政策、资金等多方扶持的办法,对民间先进文化深挖广掘。该市不断加大文化经费投入,仅今年就达300余万元;在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的同时,还将镇、村两级文化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如今全市351个新农村示范点均将村级文化室列入建设规划。隍城镇15年来仅用于文化阵地的配套建设资金就达80万元,全镇17个村共拥有农民文化阵地91家,10多年来该镇农民发表格律诗2000余首,获国家级奖20多项,有2位农民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民间文化的繁荣为农民送去宝贵的精神财富。该市“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为和谐社会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有着18个千年古戏台的泉港镇,如今13个“新农民剧团”活跃在农村各地,所演唱的宣传勤劳致富、三农政策、计划生育的现代戏,陶冶了农民的思想情操。

  民间文化在对农民送去精神财富的同时,还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在该市,凡是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经济也相对繁荣,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已成了不争的事实:隍城镇清溪“诗词村”成了药材黄栀子村,袁渡镇王洲“微雕村”成了毛笔之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