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2000万元治理农村污染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8:40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早报讯 (记者郑其)成都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之一的“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正式启动,将在温江区、双流县、彭州市以及新都区进行试点,该项目总投入将达2000余万元。

  畜禽粪便是环境污染一大害,但只要利用得当,照样能为农户带来实惠。昨日,在温江区寿安镇的环保养殖园区现场,温江区科技局工作人员解释说:目前,园区引入新型技术,养殖园区的畜禽粪便经过处理,能“变身”生物有机肥。这个循环经济链的结果就是,当地农户人均纯收入将实现10%以上的增长。

  平时毫不起眼的芦苇,也可以发挥去污功效,将污水变为清水。污水只要经过固液沉淀分离、氧化发酵,再经由芦苇等水生植物消化……整个流程下来,墨汁一般的生活废水,竟变成了可以达标排放的清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作为4个项目试点区之一的双流县将在12个村推广示范工程。

  据介绍,目前,很多农民聚居地、农家乐大户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排入河,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相当大。农村湿地生态系统就在于解决这个‘顽疾’,而且成本不高,大约在1000元左右。成都市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道,这套农村湿地生态系统的“工作流程”便是让生活污水先进入格栅进行固液分离、除油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兼氧微生物的消化与反消化进行发酵,流入种植了芦苇、水葱等植被的人工湿地进行“新陈代谢”地吸收、转化。

  据悉,此次启动的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采取了当地政府、示范(试点)单位、技术依托单位三方联合的模式,进行面源污染治理。今年起,成都市科技局将在两年内投入320万元,对4个重点项目予以支持。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