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新技术“扮靓”夜上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9:00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章迪思)不久的将来,豫园夜景将由半导体照明灯装点,不仅更加璀璨,还成为“节能先锋”。随着越来越多标志性建筑的景观和公共照明将由半导体照明取代,上海每年有望节省10亿千瓦时的电量,相当于一座中小城市一年的照明用电总量。

  半导体照明(简称LED)是一种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固态照明方式,依靠“电子-空穴”复合发光。由于没有热能损耗,电能转换效率远高于普通电灯泡。据估计,如果将全国三分之一的传统照明用LED替代,每年节省的用电量相当于一个三峡水电站;此外,它还具有环保、寿命长等特点,被称为照明史上第二次“革命”。在上海的“十一五”科技规划中,半导体照明也被列入重点发展的十二个战略产品之一。

  个头不大的LED灯,包含着衬底材料、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和封装等多道工序。作为国家五大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之一,上海不仅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在核心的外延片研发、芯片制造、大功率封装等环节,已有蓝宝、蓝光、大晨光电等重量级企业掌握多项精密的技术和工艺,规避国外现有技术路径,在提高LED灯的色彩鲜亮度、稳定性方面颇有“心得”。截至2006年底,上海已拥有105项LED相关专利,制定了100多项光学行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内部标准。

  打开上海地图,一张以浦东张江为技术研发核心,徐汇、闵行、嘉定、松江等区为支撑辐射群的“LED产业地图”清晰可见。紧密衔接的“产业接力棒”,使得LED扮靓城市夜景成为现实。 例如上海的标志性景观“东方明珠”,上下球体原采用外国某公司的白炽灯。用LED灯改造后,每个光点功耗仅为70w,比原来节省近75%的用电量。而且,根据季节变换的不同色彩主题,通过LED灯的表现,也更鲜亮了。五角场的新地标“彩蛋”,同样离不开LED灯的功劳。5厘米宽的条状LED灯条覆盖住彩蛋的龙骨结构,白天隐而不见,入夜大放异彩,赢得市民和专家的交口称赞。

  “下一步,我们要让LED照明走进寻常百姓家。”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分析,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破两道难关: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发光效率。为此,该中心正在发挥平台作用,整合光机所、技物所、上海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现有研发资源,成立不同专业功能的检测评估分中心,进一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未来几年内,上海企业将瞄准白光100lm/w的产业化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届时从居家用灯,到汽车前部的“大光灯”,LED的“舞台”将更加宽广。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